« 集中采购 | Main | 产能解决了,按时交货率却在下降 »

项目管理中的“半程原理”

几年前刚进商学院,一位教运营管理的教授开玩笑,说学生不等到时间过半是不会着手作业/项目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其实这反映了人的一个基本的心态。因为没看到正式的叫法,就姑且称之为“半程原理”。在过去的几年里,笔者特别留意,观察自己、别人对任务的完成状况,发现“半程原理”惊人地适用。

不管是某个单项任务还是整个项目,不管是每年的节支目标还是供应商的“持续改进”,人们大都等到进程过半才认真起来。那前半段时间干什么去了?在酝酿,在慢热,在漫不经心,或者说在“耗着”。人大都习惯于给自己留点回旋余地,三天能完成的任务一般要承诺五天,或许这也助长了“半程原理”。很多人的每天工作也类似。先上网,查邮件,读新闻,或者到自己喜欢的网站上去溜溜,等到正式开工,个把小时就过去了。

作为管理者,“半程原理”不能轻视。如何让人们“快热”起来,早点着手项目,早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项目、任务的完成很重要。最简单的方法是分解任务,让任务变得更小,完成周期变得更短。这样,“半程原理”的影响就可控制,可早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与其把“选择供应商”作为一个任务,不如把它分解为“现状分析(采购金额、现有供应商问题等)”、“标书初稿”、“标书审核”、“发标”、“回标”、“标书分析”、“提出方案”、“确定供应商”。这些任务还可继续细分。这跟目标管理的思想一致:目标要具体、可追踪、可实施度高。再就是多设立里程碑,中期考核,定期跟踪,利用人们对里程碑事件的重视来抵消“半程原理”的影响。所以,公司开那么多的会,做那么多的进程审核,其实是有一定意义的。

作者简介
刘宝红,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MBA,专修供应链管理,现在硅谷从事供应链管理。他是美国注册采购经理(C.P.M.)、六西格玛黑带,并通过生产和库存管理认证(CPIM)。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更多文章,参见其管理专栏“硅谷客”www.guiguke.com和“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

©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版权、出处(www.scm-blog.com)。未经作者书面同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读者留言 (2)

xiaotudou:

"半程原理"很有意思.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常见,人总是有惰性的.

对此个人有以下三点看法:
1)刘先生提到的将工作分解确实是最实际的解决方法;
2)“半程原理”更多的是一种心态,就算是分解成若干小部分,同样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以需要人员更多的是调整心态和工作方法,重要的事情先做;
3)上面施压。随时提醒督促员工。这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韦尔奇的管理方式。他会在每天一早就将当日的工作以便签的形式贴在员工的桌子上,当看到员工时就会问“See that?"如果员工回答“Yes",他就会接着问“And then?"如果得到否定的回答就是“Go see that",这样员工就赶紧去看并快速给他回复。在他的影响之下,他的下属也用这种方式要求他的下属,于是整个公司都会快速工作了。

发表留言

关于

本文发表于2007年2月12日 07:34

上篇文章:集中采购

下篇文章:产能解决了,按时交货率却在下降

更多文章参见首页往期文章

本站支持软件:
Movable Type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