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整个硅谷还笼罩在经济泡沫破灭的阴影下,很多公司的营业额大幅下跌,但降价压力也与日俱增。祸不单行的是,动辄千百万美元的滞销库存,绝无可能销售,都得销毁。其中相当部分是供应商管理的库存(VMI),意味着得支付给供应商钱,因为VMI下采购方有一定的责任。光笔者本人就处理了八十多万美金的过期库存,而整个产品类的采购额一年也就几百万。
问题看上去是2003、04年的,但根子却都是2000年前后种下的。为什么?当时经济异常火爆,短缺严重,于是很多公司放松警惕,拼命建库存。有些公司为驱动供应商增加产能,不惜成倍拔高预测,造成需求信息的错误放大。结果,整个供应链产能过剩、库存过剩,导致泡沫破灭后的大幅裁员。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供应商由于过度投资,没法还贷,从此一蹶不振。笔者在2004年访问机箱供应商时,还看到成架成架的产品堆在仓库里,有些生产日期可上溯到1997年。在技术发展很快的高科技行业,如此“高龄”的零件,被“消化”的可能有多大?天知道。
教训很多,可以写一本书(而且确实有很多书了)。从库存控制的角度,最值得借鉴的,就是慎始如终。
没有百年的盛会,没有不散的宴席。经济多好,总有低迷的那一天;销量多高,总有降下来的那一天。所以,建立库存的时候,一定要想着以后怎样收尾。而且要意识到,今天决策的副作用,往往要过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显现。拿笔者负责过的一个零件来说,该零件涉及四个供应商,辗转几千公里,采购前置期在10周左右。为降到6周以下,只好建立一些中间库存。建多少?采购员说就放几百个吧。原因很简单:这个零件的需求量这么高,还怕消耗不掉。没错。但几年后呢?零件生产稳定,没人再留意那中间库存,供应商就继续维持那个水平。总有一天,零件改型或停产,这成十万美金的中间库存就作废。谁买单?采购方(那是合同规定)。当年的决策者呢,早都不知道上那里去了(这不,那个采购员回越南退休了,笔者也转到另一个部门)。
再如经济好的时候,有些公司故意拔高预测,想的是反正经济这么好,总会消耗下去。经济持续高烧几年,这一战略屡试不爽,于是就成了通行准则。当经济一旦转向,来不及刹车,于是就是千百万的滞销库存。硅谷的有些高科技公司给整怕了,在预测和库存控制上就非常谨慎。例如惠普,营销部门预测多少,就得销售多少,奉行的就是宁缺勿滥的准则。想想看,也有道理:电子不产品的利润如此薄,十件里面有一件卖不掉,这就等于不赚,甚至亏本。惠普在最差的年景,纯利润仅在2%左右,意味着50件卖掉49件才保本。再说笔者所在的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由于周期性很强,动辄销毁几千万美元的库存是家常便饭。所以,整个行业看上去利润很高(好年景可达30%左右),但长期下来,所剩无几。有个公司为控制库存,宁肯用多少,买多少,尽管单价可能高点,但没有剩余库存。结果是,这个公司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不管是库存周转率还是盈利水平。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七种习惯》中的“慎始如终”(Keep the end in mind)。道理简单,但常识非常行(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 practice),库存管理上也不例外,但愿对大家在以后制定库存政策时有所启迪。
本文发表在《国际商报》属下的《物流周刊》,请勿转载。
作者简介
刘宝红,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MBA,专修供应链管理,现在硅谷从事供应链管理。他是美国注册采购经理(C.P.M.)、六西格玛黑带,并通过生产和库存管理认证(CPIM)。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更多文章,参见“硅谷客”www.guiguke.com和“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
读者留言 (6)
我刚刚进入采购行业没有几个月,但在这几个月中我处理了好多积压1年甚至两天的烂帐.昨天还又有供应商问我说之前让他备17000的原材料,但最后只要了12000的产品.当时因为考虑到生产成本的问题是把17000的原材料全部作成成品了.但那5000的东西从05年放到07年还没有动静.因为是吸塑产品,我想颜色肯定已经有变化了.而且凭我对摩托罗拉的了解,这个产品肯定早已死料,不可能再吸收了.他找到我让我解决,可这件事是我前前任经手的,那个人都找不到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还有就是当时让他打了一个出口吸塑产品的样,合格后一直没有音信.他当时作样时的模具费我公司是说好要返还的,可现在已经事隔一年,我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个来龙去脉,怎么处理?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这种问题我是不是应该帮忙解决?因为这可是要公司出钱的事.上次帮一个供应商处理了一个托了2年多的货款(1000多块钱)财务就很不情愿.另外我想问一下,每个公司的财务都是像铁公鸡一样不愿还别人钱吗?这样造成我们采购好被动呀!等到cost down的时候供应商就有理由了.
留言人: rocket | 2007年7月11日 18:55
Posted on 2007年7月11日 18:55
采购在这类情况下要为供应商据理力争,不然公司会丧失信誉。如果文档齐全的话(订单、交货收据等),财务不应该成为障碍。
对呆料要看当时双方达成的协议。空口无凭。如果在没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就大批备料,这种供应商内部的管理本身就是问题,你得考虑是否跟他们做生意(因为反映了内部管理机制上的漏洞:在花钱上都这么轻率,那别的运营流程上的漏洞就可能更多,长久下去,定会影响到客户)。
留言人: 刘宝红 | 2007年7月13日 07:20
Posted on 2007年7月13日 07:20
对于向Nokia、MOTO等这样的客户,我们公司承受着极大的库存压力,无论是集团内部各工厂,或是我们的协力伙伴,均为这些呆滞库存感到特别头疼,多次向业务及客户要求更准确的预测信息,包括分享他们的库存信息和一些销售计划,但始终无法改善,手机行业和IT行业其实是同一个领域的,市场的变化因素太多,造成了这个整个供应链的困难。而我们作为最上游的供应商,客户的强压,供应商的压力,把我们夹在中间,极其难受。
留言人: Steven_Z | 2007年7月13日 09:24
Posted on 2007年7月13日 09:24
两头受压,应了波特的战略模型:任何公司的发展都受客户、供应商、直接竞争对手、间接竞争对手(替代品)、政府法规等限制。正是这些约束保持了供应链的平衡。但是,当某一方向的压力太大,破坏平衡的时候,就是整个供应链的灾难。例如美国的汽车制造业,迫于日本车的竞争压力,通用、福特等设备原厂大力压榨上游供应商,年复一年的降价使得这些供应商无力投资、研发。结果,很多上游供应商破产(例如德尔菲)。如何在烈火中重生确实是个问题。
留言人: 刘宝红 | 2007年7月14日 18:17
Posted on 2007年7月14日 18:17
目前我们公司采用的就是VMI的库存管理方式,每次给供应商处理库存时遇到大批量库存就很难办,真的是没办法界定一个合理的库存数量和责任。说供应商做的太多吧,人家说为支持我们生产,要不就是当初开发供应商的时候给了人家供货量的承诺,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的要货计划放量放的太多,或者是生产计划预测准确率比较低。所以一般遇到这种问题,我都会尽量帮人消耗,供应商也都不容易。不需要去责怪谁,只需要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的标准,需要我们提高计划的准确性,避免牛鞭效应,我相信在WMI下,供应商也不愿意太多的库存来占用自己的资金。
留言人: 吴忧吴虑 | 2008年1月10日 23:52
Posted on 2008年1月10日 23:52
我公司现在面临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市场疲软,销售渠道过窄.这样我们的产品不能及时抢占市场,最糟的是极易被分销商挤压和控制;另一个大问题是供应商凌乱,这样我们很难保证产品质量,也存在很大的零配件短缺的风险.其实,企业的发展是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平衡.通常情况下,企业对成本控制产生"近视",这样将埋下很多对企业发展不利的隐患.我公司的命运现在真倚重于外协商,真是一种无赖的痛.
留言人: 志远 | 2008年6月13日 01:38
Posted on 2008年6月13日 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