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现场公开课(第456-466期)

需求预测:供应链的第一道防线上海(5/18,周六);深圳(5/22,周三)

库存计划: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上海(5/19,周日);深圳(5/23,周四)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上海(5/17,周五);深圳(5/24,周五)

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深圳(5/15,周三);深圳(5/25,周六)

采购的职能建设:从小采购到大采购深圳(5/16,周四);深圳(5/26,周日)

详情请垂询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

从北京街头的出租车司机说起

| 评论(7)

在北京,我发现很多出租车司机都没有GPS,也不带地图。这些司机大都40岁上下,胖胖的,光头,短短的头发茬子,穿件老头衫,一边骂骂咧咧,抱怨乘客不能给他指路;一边走走停停,边走边打听。不过这胖脑袋咋不想想,你一个开出租的都不知道怎么走,一个外地来的客人怎么能知道呢。人家又不是没告诉你酒店的名字、街道的地址。

坐这些老头衫们的车,每次都是费尽周折,才能找到要去的地方。到了后一看,也不是什么生僻的地方啊。百度地图上一找,都能找到,GPS上的方向也很完整。问为什么不用GPS,说习惯了,一直就这么开。无语。不过细想想,这些司机们怎么就这么熟悉呢?原来,他们跟一些本土企业别无二致。

首先,这些老头衫司机们和有些企业一样,都是凭经验行事,做事没有系统和流程,即成套的方法论。一个开车的,还能有什么方法论?有,那GPS就是他们的方法论。有了GPS,知道怎么用,不但可以准确地找到要去的地方,而且可以到以前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凭老经验,大方向知道,但在最后500米上就抓瞎,没法一步做到位,离完美永远差那么一点点。这跟有些本土企业何其相像:粗放经营,马马虎虎,系统、流程不健全,质量、交期和服务总有一样不到位,低效、浪费,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差不多而已。

九十多年前胡适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差不多先生传》,那文中的差不多先生死了,但九十多年后,他的子孙却越来越多,在北京满大街找人问路开出租,在全国开了数不清的差不多公司,生意虽然做到全世界了,但是粗放经营,能从优秀到卓越的,寥寥。

这些"差不多"司机们没有GPS、没有地图,就只能在北京城混,一旦碰到一笔去外地的大生意,就有麻烦了。我前几天有急事,要从北京机场打车去河北,来回一千多元的车费,对出租司机来说是大生意。"差不多"先生们就是没法挣:他们不知道怎么走,最后给一个有GPS的小青年挣了。"差不多"们干着急,没用。

这就像一些本土企业的"三无"老员工,一路随着企业发展过来,成了元老,做到了管理层,但从专业的角度没有系统学过、没有系统做过、也没有系统提高总结过,而且不愿学、不愿提高、不愿采取新的技术,却要指导团队、部门做得更好,进一步支持产品升级、公司上台阶,你说可能吗?这些人能做的就是粗放经营,系统、流程、团队建设跟不上,边际产出越来越低,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人都有生意做的情况下倒也罢了;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市场趋向饱和,公司势必陷入高成本、低增长下的"增长陷阱",可以说是当前很多本土企业的大问题。

这些"差不多"司机们还有个共性,就是不系安全带。不系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在乎安全;相反,他们可在乎着呢:有个"差不多"先生在车里供着三个神位,从如来佛祖到观音菩萨到一个不认识的,问干什么用,答曰保平安。"差不多"公司们也是。有个企业问我供应商的风险怎么管理,希望我能给他们些灵丹妙药。但现实是,他们连基本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上都没有,不能确保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系统管理和提高供应商绩效。这就相当于你想长寿,就在长生不老药上打主意,而不吃饭喝水一样。

还有个企业问我如何防止采购腐败,同样是寄希望于灵丹妙药。这企业上市了,50多亿的市值,管理却还是很初级,带有浓厚的家族风格,采购是典型的"小采购",系统、流程很不健全,透明度很低。我给他们的董事长解释道,你先得从基本的供应商寻源和绩效管理入手,通过规范决策流程、透明化信息来自下而上地遏制腐败,而不是靠人盯人自上而下地做廉政。这不,该公司的采购老总是董事长的儿子,但不用问对于遏制腐败收效甚微,要不董事长最头痛的怎么还会是采购腐败呢?

这些年来,我跟很多本土企业合作,发现很多企业是基于经验运作的,不论规模大小,系统、流程都很不健全。比如一个制造商,都100亿的营业额了,还没有ERP,采购和供应链都在Excel上做。基本的系统、流程不健全,方法论的东西就不能固化,结果就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可预计性低;公司在遇到新问题、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也就能力不够。这也是本土与北美企业的一大区别。在建制完善的北美企业,基本的系统、流程一般都较健全,伴随系统、流程而来的数据也多,决策有更多的数据可以依赖,因而对人的经验要求反倒更低。这也是为什么奥巴马四十岁出头就能做美国总统。但如果让他做中国的主席,估计三天都干不了。这系统、流程就如GPS,是方法论。有了方法论,你才能更好地复制、增长,给未来的结果增加可预见性。

我也发现,GPS本身不难用,难就难在改变这些差不多司机们的观念。我问过好几个司机,为什么不买个GPS呢?现在手机就可以做GPS,挺便宜,这样你就省去打听问路的时间,多拉几趟客人,多赚钱。答案都是习惯了。习惯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只能把你带到今天,却没法应对未来的挑战。不改变思路,注定了这些差不多先生们只能开开出租,没有未来。睡在老经验上粗放经营的企业们也是。

5月供应链系列现场公开课

围绕我的系列畅销书,我设计了五门精品课程,2024年5月份(第456期-466期培训)正在报名。


  1. 需求预测:供应链的第一道防线上海(5/18,周六);深圳(5/22,周三)
  2. 库存计划: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上海(5/19,周日);深圳(5/23,周四)
  3.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上海(5/17,周五);深圳(5/24,周五)
  4. 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深圳(5/15,周三);深圳(5/25,周六)
  5. 采购的职能建设:从小采购到大采购深圳(5/16,周四);深圳(5/26,周日)

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报名详情咨询请联系我的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电邮[email protected]

我有微博、微信(scm-blog),也在LinkedIn上,欢迎加我,随时沟通。更多联系信息见此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评论(7)

感同身受,困于传统思维和固守传统观念,习惯使然。想改变之,先从企业领导人身上改变。

即使在早十几年前大家都没有GPS的年代,我们仍然能看到在中国不同的地方, 人们不同的“问路方式”:
在上海, 乘客与司机通常会用“我要到某某路与某某路的路口”,非常简单,因为目的地是一个点,大差不差。当然,这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很好的事先规划(系统流程建制完善)。
而在北方的一些城市,乘客与司机通常会有如下对话“到了某某地方后(类似地标建筑物), 你会看到一个加油站, 加油站侧面的那条路开进去, 你会看到一个商场, 商场后面的路进去后, 你会看到一个写字楼, 就到目的地了”。
两相比较应该能很容易观察出前者“简洁且准确率高“,而后者“复杂且差错率高”。
但是,在所述的这个前提下(没有GPS的年代), 这个板子是应该打在北方城市管理者的屁股上的。总体感觉上海西化较早,很多做法偏理性且系统流程建制完善。 而北方普遍还是咱老祖宗的感性思维,靠经验靠差不多。

刘老师您好!
最近刚刚关注了您,首先请原谅我的才疏学浅,最近才了解您,很遗憾没有早点关注您。最近我在研究申请美国供应链MBA的事情,估计要gap一到两年来工作实习以便获得更多的经验!我现在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在读本科生,专业是金融和物流管理。因为我发现好多好的供应链MBA都需要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不知道您是否介意给我一些找工作或者毕业后实习方面的建议,我也真心的希望能像您一样在供应链获得成功~阅读您的文章我也受益甚多!谢谢您!

写得太形象了,呵呵。有幸参加了Bob这个月在深圳的培训,刘老师人如其文,知识渊博,低调,深度,优雅。参加刘老师的培训收益颇多,确实是实干家,说的问题都是我们公司的痛处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也结识了不同公司来的朋友们。谢谢刘老师。

写得真到点子上!供应链的意识应该在企业初期就培养,等到了企业做大再想理清供应链就得花费更大的时间和成本,关键是人都已经习惯老方法经营了,理论和实践脱离了。谢谢您!

好形象啊,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其实差很多,关键要抓住方法论的技术更新迭代,围绕效率目标,这样才能不断前进。当下好多人喜欢热衷于毕其功于一役,用某次成功的方法当永恒,固步自封,不按环境和时机的不同做相应调整,最终曾经成功的方法会随着条件变化,效率越来越低下变成了差不多(自我麻醉的方法)。

评论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最近评论

  • jacobyao: 好形象啊,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其实差很多,关键要抓住方法论的技术更新迭代,围绕效率目标,这样才能不断前进。当下好多人喜欢热衷于毕其功于一役,用某次成功的方法当永恒,固步自封,不按环境和时机的不同做相应调整,最终曾经成功的方法会随着条件变化,效率越来越低下变成了差不多(自我麻醉的方法)。 详细>>
  • Hannah: 写得真到点子上!供应链的意识应该在企业初期就培养,等到了企业做大再想理清供应链就得花费更大的时间和成本,关键是人都已经习惯老方法经营了,理论和实践脱离了。谢谢您! 详细>>
  • Julia Luo: 写得太形象了,呵呵。有幸参加了Bob这个月在深圳的培训,刘老师人如其文,知识渊博,低调,深度,优雅。参加刘老师的培训收益颇多,确实是实干家,说的问题都是我们公司的痛处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也结识了不同公司来的朋友们。谢谢刘老师。 详细>>
  • 刘宝红: Blue Sky, 我没有可以介绍的工作,但可以提供找工作的建议。我现在正在国内,9月26日回到美国。届时您可打电话过来:(510)456 5568.谢谢。刘宝红 详细>>
  • Blue Sky: 刘老师您好! 最近刚刚关注了您,首先请原谅我的才疏学浅,最近才了解您,很遗憾没有早点关注您。最近我在研究申请美国供应链MBA的事情,估计要gap一到两年来工作实习以便获得更多的经验!我现在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在读本科生,专业是金融和物流管理。因为我发现好多好的供应链MBA都需要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不知道您是否介意给我一些找工作或者毕业后实习方面的建议,我也真心的希望能像您一样在供应链获得成功~阅读您的文章我也受益甚多!谢谢您! 详细>>
  • Philip: 即使在早十几年前大家都没有GPS的年代,我们仍然能看到在中国不同的地方, 人们不同的“问路方式”: 在上海, 乘客与司机通常会用“我要到某某路与某某路的路口”,非常简单,因为目的地是一个点,大差不差。当然,这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很好的事先规划(系统流程建制完善)。 而在北方的一些城市,乘客与司机通常会有如下对话“到了某某地方后(类似地标建筑物), 你会看到一个加油站, 加油站侧面的那条路开进去, 你会看到一个商场, 商场后面的路进去后, 你会看到一个写字楼, 就到目的地了”。 两相比较应该能很容易观察出前者“简洁且准确率高“,而后者“复杂且差错率高”。 但是,在所述的这个前提下(没有GPS的年代), 这个板子是应该打在北方城市管理者的屁股上的。总体感觉上海西化较早,很多做法偏理性且系统流程建制完善。 而北方普遍还是咱老祖宗的感性思维,靠经验靠差不多。 详细>>
  • 鸷程: 感同身受,困于传统思维和固守传统观念,习惯使然。想改变之,先从企业领导人身上改变。 详细>>

关于此日记

此日记由 刘宝红 发表于 2014-09-07 19:40September 7, 2014 7:40 PM

此Blog上的上一篇日记采购在小批量行业的崛起

此Blog上的下一篇日记【转载】制造业定制MBA,走向何方?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