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08 归档

底特律的那帮巨头们当然知道自己的供应链问题出在哪里。但是过去决定了现在,现在决定未来,打破这些坛坛罐罐难上加难。

一位朋友来信,说刚到一家公司,老板让他管理采购部分。老板很多疑,老是感觉下面的采购科长们玩花招,并且有一些供应商的绩效很不好,要科长们开发新供应商,那些人就说开发不出来,还说就这么几家,死活不开发,这更让老板觉得有问题。所以老板想让他来如何管控,如何约束这些采购科长?

各位有何见解?请留言共享。谢谢。

新系统上马,指标下滑

| 评论(2)

设计变更是技术公司的一个基本流程,涉及产品管理、设计、生产、采购、客服、客户、供应商等。从提出设计变更要求到审批到执行,环环相扣,错综复杂,是公司开发新产品、解决既有产品问题的驱动器,体现了一个公司的创新、决策和执行能力。

有一个公司,设计变更过程比较原始,例如审批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执行主要是通过电子表格来跟踪,信息的传递、保存、共享都不方便。于是公司决定采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来优化流程,改善信息流,提高效率。自此以后,所有的运作都通过PLM来操作。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最近评论

  • 安俊龙: 关于上面两位仁兄想从日本企业跳到欧美企业的想法,个人有点资料权供参考:我先后做过美国企业和欧洲企业的采购,但没有做过日本的,所以没有法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别,只能说欧美了。首先,美国企业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务实,老美们不会有太多思想和传统观念上的包袱,只要你有能力能给公司创造价值你就有机会上,但同时他们如果觉得你不再胜任工作的时候也是毫不手软的炒掉你,所以在美国企业工作压力是有的,但同时也有机会;其次是欧洲企业,我是在一家跨国的瑞士化工企业做,这里是一种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企业文化,有着美国的务实,但同样也有着日本企业的稳定,可以说是一种相对稳定但不乏激情的文化,如果你的工作表现不是很差的话,你差不多可以一起工作到退休的时候,而且在这种稳状态下你可以慢慢学习,不断的发掘自己的潜能,尤其是在一些精细的方面,更是如此,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瑞士盛产精细产品的原因吧。不足的是跟在日本企业差不多,有着很严重的歧视现象,你可以工作努力,你可以享受每年的加薪,但在职位上很难有真正的突破,最多就是做到一个大中华的什么什么之类的就算是很高的职位了,而且就算是这种职位也绝大多数是由台湾人来做的,很少有我们大陆人来做。时间长了,我发现发现了一种在公司内部不成文的规律:第一种级别的人是德国人,公司从董事局主席到CEO到各个分部的大头,差不多清一色的是德国人,虽然他们的确真的很优秀;其次是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再下来是美国人,接下来是巴西、泰国之类的人,再下来才是华人,最后就是我们大陆人(仅限于中国地区),所以想去欧洲公司工作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了。 详细>>
  • 汤继贵: 丰田的成功是供应链的成功,而不是单节点企业精益生产的成功,不是单个企业总成本最低,而是供应链的总成本最低。总结如下,欢迎探讨: 1 先期质量策划/先期成本策划: 这是日本企业成功的法宝,我们所讲的目标成本法差不多 2 丰田城的作用:当所有配套企业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供应链的库存、物流成本才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做到最低,JIT交货才可以实现 3 供应商的战略联盟和合作关系 辅助供应商改善质量,推行丰田的消除浪费的生产方式,在质量方面的极大改善,是JIT的先决条件;这也同时削减了成本,生产的稳定也带来交货的稳定。 4 文化的原因 日本文化与欧美、中国文化的差异,这反映在供应商的关系方面,进而在质量、成本、交货期上形成巨大的反差 5 汽车供应链的长度 当供应链越长,越增加对手模仿的难度。波特在供应链中也有描述 我们需要理解丰田供应链成功的原因,而不是仅仅追求丰田的样子。 我们在供应链改善方面,逐渐运用EPI/ESI 、供应商距离我们远近最为重要的度量、协助供应商降低成本而与供应商分享成本降低的成果等。只要我们不断地持续改进供应链,我们就会进步。 详细>>
  • 陳文平: 我遇到與若蘭,相同的問題.我主要是負責整個采購項目,預算的方案一定,價格就漲,根本無法控制.如何是好! 详细>>
  • 刘宝红: 这确实是个难题。希望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出谋划策。 详细>>
  • 若蘭: 我在非洲的某個染整厰做事,主要從事採購,採購對象是多數是南非的供應商,主要是買煤炭,染料和助劑。 我幾乎每個月都會收到供應商的漲價通知。比如,五月份的煤炭A-Grade 小塊煤炭 是R750 PER TON, 現在是R900塊左右(1RAND=7.45USD); 染料和助劑方面,漲幅也在10塊RAND左右。我接手此差使才3個月,很想做好本職為本公司節約成本,但是這邊又是賣方市場,主要以訂貨的方式爲主,不想訂貨都不行。因爲東西一旦供應不上,停產就在眼前。面對此种境地,我真不知如何是好。 详细>>
  • June: 我是从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销售工作 请问我该参加什么样的培训 详细>>
  • 阿富: 总觉得刘老师的话题没人讨论,反而是说职业发展的多,这样的案例在国内也少见啊,望大伙能多多思考,最主要是我能在其中学到点东西(呵呵,自私了点啊!谁叫我是新手呢:)) 详细>>
  • Bo: 谢谢大家的探讨还有意见. 前段时间比较郁闷,主要是因为刚从工厂来上海总部好象工作有点脱节了,最近公司开始推行ISO,我在主要负责,也在开始制作流程了,然后我这块由于原料比较复杂,也多,所以也基本自己在全权管理,最近原材料疯涨能够处理学到的东西也很多,虽然很多流程上的东西还不完善,但总算也看到了方向,能够让员工看到方向,希望,做起来多少还有点劲,另外我毕竟有日本的经历,日语也没有问题,和日本本部交流也甚多,上面还是比较放心,很多事都交给我直接打理,然后绕过部长直接汇报本部长,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那女的好象也开窍了,叫我去上采购管理的培训,然后说6月份升我做主管,看的出来他们对我的重视.虽然部门还有很多不合理,不人性化的地方,周围人素质也不高,但经手的东西还多.也打算再干一年到三年了也有一年主管经验,等明年考了CCPM了再考虑跳槽.不知道这样可否... 王鹏,我加您MSN了,有空交流下. 详细>>
  • simon: 我同意王san的建议。bo兄和孟san应该尽早去欧美公司。我最近也开始在找欧美公司相关职位。有机会大家多交流一下:)留个邮箱吧,msn公司不能使用,多多抱歉。 [email protected] 详细>>
  • 王鹏: 刘老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大家热烈的讨论,很多专栏的作者都会羡慕死了,呵呵。 我在咨询公司工作,负责供应链咨询和培训项目,在天津欧美和日韩企业很多,多年来,明显感觉到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和运作模式。 1、供应链方面我建议还是可以关注一下欧美优秀企业的做法,在供应商选择、管理和评估方面的做法在国内有推广价值。目前在国内接触的供应链方面的内容多来自欧美企业。 2、日本企业也接触过不少,感觉和Bo谈到的情况相似,员工都很郁闷,虽然企业经营总体情况不错,但个人,确切的讲是中国人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太小太小,学到的东西也太少太少。更多的还是公司的体制和高层在发挥作用,从前很惊讶日企的执行力,后来才发现,他们不仅告诉你要干什么,就连怎么干也一二三的告诉了你。 3、孟庆伦和Bo都提到跳巢,感觉是尽早为好,到欧美企业应聘,人家都知道在日企是怎么干活,年头多了也加不了太多分。 4、再说丰田,在天津我跟丰田的人打交道很多(在天津除了丰田工厂外,还设有丰田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丰田中国工厂的技术和管理的研发与推广,包括现场管理、采购进货和物流发货规划管理等等,这里倒是能学到真本事),如刘老师说,在汽车行业,丰田做的的确很好,但就丰田本身,在日本,在美国,在欧洲,在中国国内也大不相同,有部分文化的因素在里面。不过就供应商的长期关系来讲,日本企业的确做的很好,在技术合作和成本降低方面,很有优势,值得借鉴。 最后也希望同大家多交流,留下我的MSN: [email protected] 详细>>

关于此归档

这里是May 2008的所有日记,它们按照时间从新到老排序。

上一篇日记April 2008

下一篇日记June 2008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