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现场公开课(第519-528期)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深圳(5/14,周三);上海(5/21,周三)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深圳(5/15,周四);上海(5/22,周四)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深圳(5/16-5/18,周五、六、日);上海(5/23-5/25,周五、六、日)

详情请垂询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

案例:某设备商的备件数据清洗

| 暂无评论

案例企业是个大型设备制造商,售后备件是营收的一大来源,每年达10几亿美元。为了支持庞大的备件业务,该设备商在全球有二十几个仓库,八九十个客户寄售点,几十名备件计划人员。

身处高科技行业,案例企业的技术一直在推进,产品一直在迭代,客户一直在改变,都给备件的需求计划带来种种挑战。案例企业有成套的数据清洗逻辑,固化到信息系统中,每周在周末两天清洗数据,这里分享一些主要的做法。

我们先讲产品迭代带来的替代关系

设备行业的常见问题是,一批设备已经安装到各地的客户现场了,却发现零件A达不到设计的性能指标,于是就优化设计,推出零件B。零件B刚开始没有任何需求历史,是通过继承A的需求历史来做初始计划。案例企业的系统里有一张产品继承关系表,说明某年月日开始,设计变更要正式导入,其时在计划系统中,B就继承了A的需求历史,计划软件会做出相应的预测。但在这之前,计划人员要手工降低A的,拔高B的预测和安全库存。

试想想,大型设备制造商很多是技术驱动,动辄有几千甚至上万的工程师,每天做的绝大多数都是持续改进,也就是对现有设计修修补补,通过设计变更导入一个又一个的新部件。这些部件中,有相当部分是售后备件,在全球几十上百个库位备货,影响到全球千百个客户。这后面的计划任务相当繁重,特别是过渡期的手工计划。

另一种替代关系是维修件。在大型设备行业,有些零部件特别是高值备件,坏了后会修理再用。刚开始的时候,安装在设备上的都是新零件,坏了后修理需要一段时间,你只能再替换上去一个新零件。慢慢地,坏掉的零件越来越多,就形成一个足够周转的"维修池",这时候在案例企业就会更新产品继承关系表,说某年月日起,维修件C会替代新零件C,而以前新零件的需求历史也会匹配到维修件上,计划软件就会作出相应的计划建议。在此之前,计划人员要手工预测新零件和维修件,并设定安全库存。

当完全替代后,每次这个零件坏掉,就给设备安装一个维修过的零件,把换下来的零件再拿去修理;但修理几次后,这零件就没法再修了,只好完全报废。就这样,"维修池"会不断缩小,直到没法正常周转的时候,完全替代就中止了,计划人员开始拔高新零件的预测和安全库存,每次坏掉后就换新零件上去,坏掉的零件加入到"维修池",直到"维修池"足够大......

想想看,如果你是波音、空客、GE、应用材料、华为、三一重工这样的大企业,有几百几千这样的维修件,在全球有几十、几百个库位,有些库位在用新零件,有些库位在用维修件,过渡阶段的数据没法自动清洗,计划人员的相当部分时间就是花在数据清洗上,确保有正确的数据来驱动计划。

在大型设备行业,客户的变动也很多,给售后备件的计划带来又一重挑战。

比如原来这工厂归客户A,后来A不行了,卖给客户B,那么相应的需求历史就要匹配到B。这样的兼并整合可太多了,特别是一个行业进入到成熟期后。拿航空业来说,1995年美国有95家航空公司,到2024年就整合为58家。还不要说那些供租赁的飞机,一段时间在这个国家的航空公司,一段时间在另一个国家的航空公司,备件支持也得跟着调整,需求历史也得清洗。

再拿半导体行业来说,2000年前后全球有几十家主要芯片制造商,2024年的主要玩家两把手指头大概就数完了。光美光一家就先后兼并了日本的艾尔比达、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台湾的力晶和华亚科技等主要晶圆厂。客户的关停并转,设备的关停并转,都给备件支持带来实质性的挑战,需要有系统的方式跟踪支持。

在案例企业的售后备件计划软件里,客户、工厂、设备、备件的物料清单(BOM)都有相应的数据库来维护。设备X从客户A转到B了,那么相应的备件需求历史也自动匹配到B;设备X上原来安装的是零件a,现在要升级为b,那么a的需求历史也会自动匹配到b,指导后续拔高b的计划,降低a的计划。

这意味着对整个装机量的动态管理。对于几十亿、百亿美元级别的大型制造商来说(案例企业后来成长为百亿美元级),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涉及到设计、售后、计划、采购和供应链等多个职能。但只有这些数据维护好了,才可能有效计划库存,支持每年几十亿美元的售后备件业务。而备件业务一般毛利更高,对企业的盈利至关重要,特别是行业低迷,新设备销量大幅下跌的时候。

除了产品、客户的变动外,还有多种一次性需求,案例企业主要通过订单类型等方式来识别,自动清洗计划用的数据库。

比如说,要对客户现场的设备升级,需要一次性地更换很多零部件,这样的需求用专门的订单类型来识别,在计划数据中自动清零。类似的还有质保期的需求,如果期满后客户不再向案例企业采购备件,也需要清零处理。

至于说有些灾难性的事件,比如某客户现场发生火灾,需要一次性地大批量更换备件,或者说技术升级,产线工艺大调整,需要大批量一次性更换备件,这都是典型的一次性需求,需要在计划数据中清零。如果没法通过专门的订单类型来识别,就得手工来调整。

在案例企业,诸如此类的调整很多,绝大多数都是有一定规则的。这些规则都被定义下来,由计算机来自动更新。几万个备件,几十个库位,几百上千个客户工厂,这些组合数以亿计。每个周末,一台功力强大的计算机就开始运作,吭哧吭哧地从ERP中提取上周新增的备件需求历史,按照这些规则来清洗,添加到备件需求历史库中,确保下周一上班的时候,全球几十号计划人员都能用到最新、最准确的备件需求历史。

在管理粗放的企业里,比如案例企业并购的一家同行,虽然也是营收几十亿美元的大企业,基础数据质量却很差,甚至连设计变更相关的产品替代关系都没有准确维护,那备件的需求历史就只能靠手工维护,经验都存储在一帮计划员的头脑里,以及一张又一张的Excel表格中。相应地,备件计划就很糟糕,高库存、低有货。这只是并购对象"非卓越运营"的冰山之一角,也部分解释了最终被并购的命运。

25年5月供应链系列现场公开课

围绕我的系列畅销书,我设计了系列精品课程,2025年5月份(第519期-528期培训)正在报名。


  1.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深圳(5/14,周三);上海(5/21,周三)
  2. 供应链的全局观: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深圳(5/15,周四);深圳(5/22,周四)
  3.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5/16-5/18,周五、六、日);深圳(5/23-5/25,周五、六、日)

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报名详情咨询请联系我的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电邮[email protected]

我有微博、微信(scm-blog),也在LinkedIn上,欢迎加我,随时沟通。更多联系信息见此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评论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关于此日记

此日记由 刘宝红 发表于 2025-03-27 05:37March 27, 2025 5:37 AM

此Blog上的上一篇日记供应链管理的"儒家"与"法家"

此Blog上的下一篇日记聚焦核心竞争力,外包非核心业务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