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卫视驻日记者李淼的微信公众号上[1],看到这么一篇文章,说"随着三峡工程的三次工程竣工,日本的震度M5.5以上地震发生频率逐级上升。月均发生M5.5级以上地震的次数,从三峡工程尚未开工时期的 0.12次/月,上升至 0.49次/月,增幅达到了308%。由此可见三峡工程的威力不可忽视"。作者列举了成十年的数据,非常详实,你能看到清楚的正相关。
文章继续说,三峡工程的魔力还远不止这些。"2009年6月,三峡工程实现全线蓄水之后,日本的人口增加率自2010直接掉入负增长,并保持至今。长此以往,日本人将自动灭绝"。虽然数据很详实,趋势很明显,但你读着读着,肯定是满腹狐疑:这看上去不像啊。
图:三峡大坝与日本人口的增加率
你没错,就跟李淼在文中指出的,这都是在数据上相关,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在她举的地震例子里,之所以从1988年到2017年,日本的大震强震数量逐渐增多,原因在于"日本逐步配备了更加先进的地震探测和分析系统,这样就使得原本发生在那些人烟稀少地区、甚至是在大海中央的地震,可以更清晰地被记录下来"。也就是说,日本"强震多发"的印象,事实上来自于记录的仪器更加敏锐,有更多以前被忽略或是探测不到的地震,被新技术捕捉到。
在她举的人口例子中,"日本人口增长率锐减的原因是,在几乎长达40年的时间里,日本的出生率一直在严重下滑,大批年轻人选择晚婚、不婚、不育,使得日本的人口出生率必然持续低迷"。"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从日本人的平均年龄来看,自2000年代后半开始,诞生于1920年代的"战前出生高峰期"的一代人,开始大批迎来死亡。所以在2009年开始,日本的自然死亡率出现了一个高峰期"。
而这两组数据,三峡大坝的竣工时间等,"只是恰好出现在同一个时间点上的巧合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光"从数据开始",还要"由判断结束"。对于需求预测来说,数据分析一定要和业务判断相配合,经不住业务推敲,数据分析往往是误导的。面对数据分析,千万不要忘了问一句:Does it make sense(这看上去有道理吗)?
用于分析预测的数据至少经过三年的沉淀才有参考价值吧?
很认同按周作为时间区间来分析的观点。
从PMC角度从正向去做产能规划,以周为时间单位去判断库存趋势也很适用。按天来看过于繁琐且不直观,尤其不适合用于领导层决策判断;按月来看,又不能准确把握瓶颈期而对症下药。
倒用不着那么长。一个季度、两个季度,一年,两年等,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往往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