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强硬派议员们希望的"去中国化",显然是低估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度。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强硬派议员们中断与中国正常贸易关系的提案,先后几次都被否决。
但是,你永远不能低估人类的愚蠢度:2023年3月,参议员霍利在"工人重建美国议程"的幌子下,再度提出终止与中国正常贸易关系的法案,建议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让更多的工作回流到美国,让美国工人受益。
这看上去非常政治正确,但底层逻辑并不成立:在全球供应链上,中国制造的有很多是中低端产品,即便不从中国进口,也会从别的低成本国家进口,还是没有美国工人的份。相反,以泛政治化的措施,比如提高关税来强行改变供应链结构,结果会让美国人付更多的钱。
想想看,特朗普提高关税前,为什么美国在向中国买那些东西?很简单,因为中国产品的总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现在提高关税了,如果中国的产品变得太贵,那就从别的国家进口,总成本是更高了,由美国消费者买单;如果中国产品仍旧最具竞争力,加关税是针对所有中国企业的,那大家最终会把它加到价格中,还是美国的消费者买单。
是的,贸易战、反全球化可能让中国失去一些,但绝不会让美国工人得到多少。制造业不会回流。失去了就回不来了。它可以离开中国,但绝不会回到美国。作为政客的参议员霍利当然心知肚明,但在选票的驱动下,聪明人还是违背自然规律,一遍又一遍地做傻事。
那高端制造呢?美国并不是没有高端制造,特别是高端的芯片制造。
IBM可以说是芯片制造的始祖,在纽约州建有顶尖的制造设施,但谁见过IBM生产的芯片?大概听过的也没几个。IBM的芯片制造没有竞争力,亏本多年,最后倒贴15亿美元卖给了格罗方德(看清楚了,是倒贴)。这事发生在2015年,跟中国制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中国当时只占全球芯片销量的3.8%,根本没有能力影响到IBM。
英特尔呢,作为全球最顶尖的芯片制造商,在大众化的芯片制造行业,多年来坚持垂直整合,结果就是抱残守缺,创新无力,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屡屡拖期。一年不如一年中,英特尔在制造工艺上跟台积电的差距越来越大,现在连最新的技术都要外包给台积电来制造了。
多难时代,英特尔就从CEO开刀:斯旺上任三年就下台,换上了能说会道的基辛格。此人出身神父家庭,有言必称基督。我在油管上听过他的多个采访,那可真是巧舌如簧。他四处游说,影响政府决策,撺掇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努力为英特尔获取好处,竭尽全力为英特尔续命。
政府救不了英特尔,上帝也救不了英特尔,何况连它的仆人也不算的基辛格。
尤为滑稽的是,作为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的最大受益者,英特尔享受巨额的政府补贴,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把制造带回美国,首要目标却不是"让美国重新伟大",而是用来满足中国的需求。而且以此来"要挟"美国政府:不让我卖给中国,我就不能建那些新厂,成了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代表。
再说美光,美国的另一个芯片巨头。多年来,美光并购了英飞凌的存储芯片业务,并购了日本的艾尔比达、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台湾的力晶和华亚科技。十一个大大小小的并购后,美光跟三星、海力士一道,成了世界上存储芯片行业最后还站着的那几个公司。
在欧美,成熟行业整合到最后的两三个巨无霸,其共性就是吃相难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商业手段达不到目的,那就动用法律手段、动用政府力量。美光这些年上蹿下跳,游说美国政府,制裁国内的存储芯片制造商,所扮演的角色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作为美国政府保守主义的拥趸,英特尔、美光这样的企业可以说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2022年,英特尔的630多亿美元营收中,只有26%来自美国;美光的300多亿美元营收中,48%的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这些曾经从全球化中获利最多,如今"江郎才尽"的准失败者们,也就摇身一变成了反全球化的帮凶。
多年的傲慢,让英特尔、美光这样的巨无霸成了历史。努力想想,它们上次推出顶级产品,都是啥年头的事呢?在硅谷,你见过哪个技术公司靠游说政府创新?靠政府续命,做食腐者的大都是些当年曾经阔过,如今不再创新的巨无霸。通过政府力量打压别国企业,以"制造业回流"、"国家安全"为说辞,撺掇政客们通过保护主义法案,这些曾经的技术巨头彻底走上靠拳头而不是靠创新的不归路。
客观地说,美国在高端制造的困境呢,并不是真正因为技术上"江郎才尽"。就拿芯片研究来说,直到今天,IBM仍旧是下一代芯片技术最顶尖的领军者。比如2021年,IBM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2纳米的芯片。美国高端制造的困境呢,还是在于人的进取心:美国员工和欧洲一样,也是越来越好喝懒做,野性全无。
就如张忠谋讲的,在台湾,(芯片制造)设备凌晨一点坏了,两点就换上新的;在美国,要等到第二天。这点我深有同感。以前我在半导体设备行业,同样的质量问题,台积电、三星这样的客户每天逼着我们这些供应商快速解决,敲得你满头是包;欧美日的客户呢,更多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在一团和气中沉沦,就这样成了历史。
在台湾的芯片制造行业,每天工作12个小时,周末加班加点,半夜起来解决产线问题是标配。但到了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新工厂,这些都成了美国员工抱怨的焦点。台积电董事长刘德英强硬地答复:"不想这么干,就到一边去"。上世纪80年代初,刘德英在英特尔工作时,或许这也是当时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标配。但是,四十年过去了,今天美国还能做到这些的,大概只有硅谷屈指可数的几个技术公司。
难怪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新工厂会延期。难怪台积电外派到美国的工程师、经理们会很不习惯。这点我也有切身的体会。以前我在硅谷,管理一个二十多人的全球团队。同样的任务下达下去,三天后亚洲的回复来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需要帮助;北美的回复呢,N多理由,都是为什么这事做不到。不作为,特殊化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错,也就成了美国的主旋律。
做到极点,就是特朗普上台以后,几乎撕毁了跟所有主要国家的贸易协约,友邦敌帮"一视同仁",重新谈判。其基本逻辑是,大家都在占美国的便宜,美国的问题都是别人制造的;之所以美国不再"伟大",都是别国的错;而为了"让美国重新伟大",就得从别国下手。
我在美国二十多年了,在我看来,中美这些年的差距,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的选择:美国人整天在后院喝啤酒、吃烤肉的时候,中国人整天在学习、在干活。就那么简单。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制造业的苦日子,让闲散惯了的美国人来重新习惯,用清华大学的朱恒源教授的话说,那是"逆向学习",很难很难。
工作上的要求不高,生活上的标准却一点也不低。
这不,2023年美国汽车工会大罢工,提出的条件是在接下来的4年里,工资提高46%;每周工作时间从40小时减到32小时,但拿到手的钱还是按40小时算。如果把争馒头的劲头放在争气上,美国工人还不早都把日本、德国车厂打得满地找牙,通用汽车哪能在2007年让出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2022年连美国销量冠军的位子也丢了。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汽车制造没了竞争力。
美国最初的解决方案呢,是让丰田、本田在美国设厂。自1979年以来,本田在美国设立了12个工厂,丰田在美国制造了3100万辆车。但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问题却一点也没有少:三巨头中,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破产重组;克莱斯勒被多次并购、剥离,剥离、并购,先后四度易主,现在弄得连公司的名字都没了。
如今,美国在芯片制造上重复这一战略,在《芯片和科学法案》下,美国要建更多的芯片大厂,让台积电、三星来美国,重复丰田、本田的故事。
根据台积电的估算,在亚利桑那建造晶圆厂,成本可能是台湾的5倍;制造的芯片,制造成本比台湾高一半。离开了巨额的政府补贴,再加上各种劳工问题,这些大厂能赚钱吗,还能跟亚洲的芯片制造商竞争吗?看到网上流言,说台积电在跟苹果这样的客户谈,希望客户能够承担更高的价格。你不用是个MBA都能猜到,苹果会给什么样的答复:从亚洲能买到更便宜的芯片,凭啥要花高价买美国制造呢?
美国的汽车制造有完整的供应链,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之一,而芯片制造呢,这些年来则根本没了基础,只能说是一年不如一年。不但缺乏人才,而且缺乏配套设施。现在软硬兼施,把台积电空降过来,投资400亿美元来做一个"形象工程",咋看咋像富士康第二。
2017年,富士康宣布来威斯康辛州建厂,在威州、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掀起轩然大波。2018年正式协议签署时,特朗普还到现场剪彩。当时富士康高调宣布,计划投资高达100亿美元,给威州带来13000份工作。
五年过去了,富士康的投资变为6.7亿美元,雇了不到1500人。这工厂据说在给谷歌制造服务器,但没有得到证实;也计划做电动车电池,但富士康在汽车行业的优势有限,只能说是计划而已。有案可查的就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造了10万只口罩捐出去。而同期的比亚迪呢,一天就能生产500万只口罩。
说起口罩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时在美国可算是奇缺,连给医护人员都不够用。硅谷这边的妈妈们带着孩子都在手工做保护面罩,捐给当地的医生、护士们用。那么大的需求,威州的富士康在美国,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就不整出个几十亿只出来,大赚一笔呢?很简单:美国制造成本太高,没有竞争力。
如果要在美国制造,产品必须要有超额利润,否则是不可能跟低成本地区竞争的。一旦技术大众化了,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美国制造就算走到头了。汽车、家电、芯片就是例子。而政客们口口声声宣讲的"回流"目标呢,你能找到一个有超额利润的吗?
所以,任何关于制造业回流的说法,大概只能当做政治笑话来处理----选民们喜欢听,政客们就讲给他们听,大家有意无意地把头埋在沙子里,继续在虚幻中过日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