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议价是询价或招标没达到期望,采购方便与供应商继续价格谈判。
有些时候,二次议价是最好的选择:短期、局部的情况下,竞争可能是不充分的,市场机制往往失灵,需要谈判来解决。比如供应商早期介入,已经锁定了;或者说有了设计变更,你八成还是跟现有供应商谈判价格;或者由于产能、地域、专利等因素,我们只能跟特定供应商合作。这些情况下,我们要靠长期关系来约束供应商的博弈行为,借助成本分析,跟供应商有理有节地谈判解决问题,我们有专文来谈。
但更多的时候,二次议价导入太多的博弈,导致价格的合理性难以证明。我们二次议价,供应商当然知道----行业里就那么几个供应商,第一次不知道,第二、第三次还能不知道吗?那么,供应商会在第一次报价时会怎么办?当然是藏着掖着。有二次议价,就会有三次议价,所以在二次报价中继续藏着掖着。依次类推,我们就永远也不知道拿到的是不是最好的价格,亦即人们心目中的"合理价"。
这不,采购员议不动了,采购经理去议,他的面子至少值5分钱,就又砍下来5分。采购经理议不动了,采购总监去议,他的面子至少也值5分钱,还能砍下5分来。采购总监议不动了,采购副总又能砍下5分钱。等公司老总出动了,他的面子更值钱,砍下8分钱。就这样,自下而上没法证明已经拿到了供应商的最好价格。
价格的合理性是个大问题。采购内部要层层证明,采购要给内部客户和老总们证明,老总们要给CEO、董事会证明。公共采购、国营经济就更加复杂,因为除了公司内的证明外,还要层层证明给政府监管部门。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不管是国营还是私营,都花费了巨大的资源来证明价格的合理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价格是合理的?
简单地说,充分竞争下,一次报价,你得到的最低价就是合理的价格(当然前提是质量、交付等都能满足要求)。也就是说,供应商只有一次报价机会,你要么做我的生意,要么不做,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供应商才会一下子报出它们能接受的最低价。这就是合理价,由市场机制,也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
人们经常把价格跟成本混为一谈。其实价格跟成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不,你在一线城市打工,一天赚1000元----这个公司不给你一千,别的公司会;到老少边穷地区给老乡放羊,一天就能赚100块就不错了----你不愿意干,自然有人愿意干(反过来想想,如果你也每天赚1000,没几天,那群羊就全归你啦,好像也不合理啊)。你的合理价是多少?两者都是合理价。你的成本都一样:你要吃,要穿,头顶上得有片屋顶,那为什么价格完全不同?充分竞争下,市场给你的就是合理价。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一个产品,旺季去询价,供应商报价10块;淡季去询价,就可能成了8块----闲着也是闲着,能赚点甚至少亏点就行。你说哪个价格是合理的?两个价格都是合理的----充分竞争下,供需关系决定的就是合理价。物以稀为贵,说的也是供需,而不是成本。
价格的合理性只有市场能够证明。这也是为什么传统的欧洲、北美人做生意,还有各个国家的公共采购,都在尽力营造充分竞争、一次报价的环境,借助市场竞争拿到合理价(当然,有些欧美企业这些年在中国做生意,也学"聪明"了,开始多次议价)。反垄断,这么多的国家动用政府力量,当成国家大事,确保至少有两个实质性的竞争对手,就是在营造充分竞争的环境,确保价格的合理性。
很多人分不清市场措施和管理措施,在该用管理措施的地方用市场措施,在该用市场措施的情况下用管理措施。比如供应商没有足够的产能,出现交付问题,需要采取管理措施应对,督促、帮助供应商建产能、建库存,而不是一味地导入更多的竞争----导入竞争是典型的市场措施。相反,价格的合理性只能由市场决定,而企业却花了大量的资源,比如一轮又一轮的议价,通过管理措施来证明。
有人或许会说,我明白二次议价的问题了,但供应商都习惯于我们二次议价了,如何改变呢?
如果你是个大公司,或者在行业里有一定影响力,你还是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刚开始,供应商当然不信,报价藏着掖着。那好,你不二次议价,吃点亏。第二次,供应商开始半信半疑,你继续吃点亏。等到第三次,供应商就知道它们只有一次机会,自然就会向一次报价到位过渡。这跟当年商鞅变法,城门立柱来建立信用是一个道理。
【实践者问】初始报价为什么可以一降再降?
【刘宝红答】很简单,因为你有一议再议,一砍再砍的习惯,供应商就在初始报价中藏着掖着。讲个美国人的冷笑话。有一年,电台每天都在大肆宣传,今年的冬天该有多冷多冷,前所未有的冷。听得多了,有听众就忍不住给电台打电话,你们说那么冷,依据何在?电台说,我们当然有依据啦:你瞧那些印第安人,这些天来准备过冬的柴火,都忙成啥样子了?多少年来,我们从来没见过他们那么忙过。原来,有些美国人迷信,总觉得印第安人有特异功能,能够预知天气的冷暖。那听众就去问印第安人,你们凭啥知道今年冬天那么冷?印第安人答道,电台上没日没夜地讲,今年可是百年一遇的寒冬,你难道就没听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