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对一个供应商有一定了解并欲进一步发展,接下来便是现场访问。以笔者之见,第一要看的便是士气:一线员工是否快乐。因为员工的快乐与否反映的不仅仅是其精神风貌,从中更能窥出公司文化、管理风格、经营状况等。
到车间厂房去,看看哪些真正干脏活、苦活的兄弟们是不是快乐。因为正是这些人才能确保你的订单保值保量定时完成。管理层虽然可以通过激励、动员、甚至威胁、解雇等手段在短期内解决质量、交货问题。但长期而言,快乐的、喜欢本职工作的一线员工才能持续高产并确保生产质量。受不到尊重的员工很难快乐、生产条件差的员工很难快乐、报酬差或奖罚不明的员工很难快乐、公司盈利差的员工很难快乐、对管理层不满的员工很难快乐。一线员工的精神风貌是公司文化、管理风格、经营状况的一面镜子。
快乐的员工有归属感、责任感、自豪感。当你走过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向你打招呼。如果问起,他们会自豪地告诉你为什么他们的工作很重要。他们的眼神会流露出对工作、公司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如果一线员工只觉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一分子、只是管理人员的一个棋子、只是为一份工作而工作,对管理层充满不信任或抵触,那你就该多加留神才对。特别是当你走过时,如果他们眼神中流露出不屑、对管理层不信任的神色,认为管理层的解说又是在做秀,那你就得仔细盘算这是不是一家理想的供应商。
当建立生意关系后,定期访问中,供应商一线员工的精神风貌变化往往是公司变化的晴雨表。出于种种顾虑,管理层不一定会告诉你公司在经历经济困难、质量事故、公司并购、结构调整、乃至裁员等。你或许能从管理层的言谈举止中获得蛛丝马迹,但从一线员工的情绪中你往往可以得到印证。以笔者的经历为例。由于硅谷多年经济不景气,笔者的一个机箱制造供应商多年亏本。经管管理层从来没有透露其经营困顿状况,但其一线员工的变化却直接体现出种种问题。先是管理层中一些质量管理人员的离职,再是一线关键技术人员流失。几次定期访问中,一线员工情绪一日不如一日。相应的,质量问题持续上升,最后笔者不得不中断与该公司所有的新生意。
相反地,处于上升状态的公司呈现出相反的情况。例如笔者的一家特种铁皮加工供应商,由于连年业绩持续、有控制地增长,一线员工充满快乐、自豪并热衷所从事的行业。有些员工甚至在同一职位一干就是十几年,尽管工作异常脏苦,但热情不减。快乐的员工才能与公司多年厮守。员工队伍稳定,其经验、技术便持续积累,从而成为公司的宝贵财产,也成为质量和效率的保证。这是公司能够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当然,任何东西都不能绝对化。员工的快乐也应建立在相应的约束机制上。不加约束、大锅饭、集体责任制下的快乐并不能保证质量和效率。例如笔者的一家从事半导体设备部件清洗的供应商,尽管其设施先进、整齐,员工快乐、自豪,但因员工缺乏有效的制约、责任机制,质量一直无法得到保证。相反的,另一个相对设施落后、员工并不那么快乐(因为该公司长年亏本)的清洗商,由于责任制度清晰,质量、交货都相对更好。这就如同大锅饭,人人作主当然会使员工快乐;但没有人人负责为基础,大锅饭也无法持久,最后也只能关门倒闭,溜之大吉。
【笔者注】这家大锅饭式的公司最终逃不过被母公司卖掉的命运,关键是盈利达不到预期。
2007年12月28日。
说来说去就是在管理上要恩威并济,要在建立约束机制,提高员工责任心的基础上让员工体会到工作中的快乐和动力。
感謝指導!
因为备考CPM,而搜到老师的BLOG。
虽然才看了好几章,但是老师所解说的,联系实际,为我解开了很多工作中遇到的疑惑。谢谢!
很有启发,本人正在做这方面的论文。
寻找一份能够让人每天快乐充满责任心的工作不容易;现实中处于管理阶层的老板们在激励员工的制度上,确实要花费很大的心思。有了激励,员工才会有激情工作!! 期待... ...
这个在现实的中国确实比较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很多囯内企业没有真正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二国内公司的产品附加值相对都很底 ,老板跟员工在很多层面是微利的争夺的双方,很难有和谐的氛围.三.职场文化,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普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