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工程师抱怨:这个零件加工过程不过几个小时,为什么我花一周时间还等不到这个零件?相信支持过新产品开发的采购经理大都有此经历。于是你得解释:是的,真正的加工过程是几个小时,但整个过程由多个工序组成,要到多个设备上去;而设备是共享的,这就意味着你得排队等候。一周的时间就是这样花掉的。当然,如果你知道更多的话,你还会告诉工程师:总体而言,80%到90%的生产周期是花在等待上。
当然工程师不信这个邪:在他眼里,整个世界就是他的那个零件,天王老子也得替这个零件着想。所有的设备都应该是等着这个零件的到来,排队等候是不可接受的。于是你又得教育他:没有一个供应商是这么做生意的,要不他们都破产了。你也会告诉他,供应商的价格一般都假定一定的设备利用率(例如80%),要不,你的价格就会非常高。但是,不管你怎么解释,你的工程师还是认定你在糊弄他,在为供应商狡辩。
换过来想想,你所有的解释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如果你要得到更快的服务的话,你得多付钱。但你没有明确问你的内部客户(工程师)是否愿意付更高的价钱(而是直接假设他不愿意)。另一种答复可以是这样的:如果是正常的交货周期,价钱是xxx;如果要想在一天内交货(加急),价钱是yyy;如果永远想得到加急服务,供应商就得买几台专用设备,一次性投资是zzz。工程师先生,你想要哪种服务?
这种方式看上去有点在玩游戏(因为八成你的工程师不会要后两种选项),但却是必要的。因为作为供应商管理部门,我们应该给内部客户不同的选择。然后他们可根据他们的需要和愿意付的价钱来决定。这样,他们也参与了决策,自然就不会太多地抱怨你了。
总之,内部客户也是客户,要给他们多个选择,把他们引入决策过程中。其实这与供应商做给我们采购人员的一模一样:你嫌价格太高,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会建议低价但质次的产品;你嫌质量差,他们便建议高质也高价的产品。结果呢,你八成会you get what you pay for (你付什么样的钱,得到什么样的货)。但潜意识里,你不会为没有拿到你想要的价钱而恼怒太多,因为你有多个选择而且自己参与了决策(而不是供应商只给你一种选项,让你take it or leave it -- 要不要随便)!
不错哦,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