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流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从运营管理角度阐述供应链的渊源,讲得挺有道理。是的,运营管理研究供应链问题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供应链管理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其它两个是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管理)。运营管理对库存的研究是供应链管理最基础的研究之一,因为企业内也罢,企业间也罢,库存是运作效率的脉搏。以斯坦福大学的Hau Lee为代表,一系列学者从库存管理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展开研究。 Hau Lee来自香港,中文名为李效良。他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堪称最精华、最具实践意义,是供应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从运营管理角度讲)。
但是,供应链管理不全是运营管理。确切地说,库存、牛鞭效应等构成供应链管理"理"的部分,而研究公司间关系的理论则构成其"文"的部分。这些管理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等,其核心是研究买卖双方关系(Buyer- Supplier Relationship)。
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是买还是做(Make or Buy)。企业获得资源的方式有二:其一是自己制造,竖向集成,就如上世纪初的福特汽车,从炼铁矿到汽车销售,一应俱全。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控制权,缺点是有些业务并不一定是其最擅长的,所以并不一定最经济。其二是从市场采购,就如现在西方流行的外包战略,除了核心竞争力,其余统统外包给专业公司。这样的好处是买方可集中力量作自己擅长的,缺点是买方对整个增值流程的控制降低,买卖双方的管理难度增强(导致交易成本升高)。当公交易成本增加到一定地步,买方就可能转向竖向集成,即并购。所以,交易成本理论就是权衡竖向集成与对外采购的相应成本,以决定公司采用哪种战略。这方面的代表学者是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Williamson。有趣的是,他最经典的文章(1979)不是发表在管理学刊上,而是法律学刊上。读者愿意猜猜为什么吗?
Agency Theory(代理理论)研究的是如何监控和约束职业经理人。公司大了,业主(Owner)就没法去做所有的事,于是就得雇用职业经理人。但问题是雇人做可能不放心。代理理论应用而生,其基本任务是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并研究相应的成本就。当代理理论用于公司与公司间的时候,就是供应链管理。与交易成本理论相似,代理理论也是通过合同来体现。因为负责签合同的主要是采购与供应管理部门(销售合同不包括在内),所以代理理论成为供应管理研究的基础理论。供应链管理研究者,没有人纯粹以研究交易成本或代理理论成名。因为这两个理论属于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经典研究大都由管理学家或经济学家进行,成果大都发表在管理学刊(或法律学刊),供应链管理则侧重于应用研究。
在美国,研究买卖双方关系的学者多任教于州立大学,例如亚利桑那、密歇根、俄亥俄州立大学等。与之相反,库存、牛鞭效应等研究学者则大多聚集在声名显赫的大学,例如斯坦福、哥伦比亚、MIT、以及其它一些常青藤大学。一方面这些理论研究开始较早,而这些大学属于早期的领跑者;另一方面这些一流大学的传统是理论研究。Hau Lee的牛鞭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是这些理论与商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所以说Hau Lee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第一人也不为错。成为一流的学者不容易,成为学术、实践双修的学者就更不容易。Hau Lee可以说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同为华人,应该为他自豪。
注:本文纯属个人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读者明鉴。
刘老师,
您好!我想请教一下,供应商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地供应商管理和供应商品质管理?虽然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随着我做采购工作的时间增长,我就更加迷茫了,还请您就以您自身的经验给我指点一下吧,谢谢~!
Regards
Paul
当代理理论用于公司与公司间的时候,就是供应链管理。
那么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就可以化之为:代理可信度和谐度关系管理。
把供应链大而化小,成为一个各个代理组成的公司。
有趣的是,他最经典的文章(1979)不是发表在管理学刊上,而是法律学刊上。读者愿意猜猜为什么吗?
是不是因为买卖之间的合作发生问题,此理论也是法律解决此类问题的"理"?
有趣的是,他最经典的文章(1979)不是发表在管理学刊上,而是法律学刊上。读者愿意猜猜为什么吗?
谁告诉你,williamson(1979)这篇文章要发在管理学刊?谁告诉你,交易费用理论是管理学的理论?
TCE和委托-代理理论都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脉络,都起源于科斯(1937)的开创性文章:企业的性质。后来演变为2个分支,一个分支关注事前的契约设计,一个关注事后的机会主义。
其次,w发表在法律与经济学这本期刊上,很大程度上市coase在这个期刊做编辑,而他又是这个学科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