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0 归档

大公司与小公司

| 评论(10)

21世纪初高科技泡沫破灭前后,供应链管理在美国炙手可热。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陆续设立供应链管理的MBA,供应链管理也在"美国新闻"(US News)的MBA排行榜上单列出来。该专业的MBA们的就业热点有两个:顶尖咨询公司和采购额超过100亿美金的大公司。前者包括麦肯锡、埃森哲、科尔尼等,以及一些电子商务、ERP行业的顶尖企业。到这些公司做咨询工作,与大型客户的高层管理打交道,自然有很大吸引力,是典型的"金领"工作,如能进入,这人头上就有超人般的光环。后者即财富500强的公司,规模大,采购额高,供应商多,整合、节支都有做头,动辄省下千百万美金,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我,不是我们

| 评论(33)

一位首席采购官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他当年新到一个公司时,需要整体提升采购与供应链部门的水平,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从外面招聘新鲜血液。该公司地处美国中部,属于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虽说是该州的首府城市,但上得了规模的公司屈指可数,除了他所在的那个公司外,就只有波音,那招人也就只能招波音的人了。面试的时候,当问到在波音曾经干过什么、取得过什么成就的时候,应聘者无不回答"我们"做过这,"我们"做过那,"我们"取得过这样那样的成绩。当进一步问道,那"你"具体干了什么呢?应聘者便开始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他的公司属于中型规模(三十亿美金左右),一个位置,比如商品经理,要负责很多内容。而波音等大公司的员工工作面太窄,很难有那样的"通才"。不得已,只能着眼于从公司别的部门选拨。

"福特做得尽善尽美"

| 评论(8)

2002年以来,密歇根的Planning Perspective公司每年要做一个调查,研究六大汽车厂与供应商的关系,还制定一个指数,叫OEM-Supplier Working Relationship Index(WRI)(汽车大厂与供应商工作关系指数)。这个指数越高,表明大厂与供应商的关系越好,反之反是。该指数的统计对象为美国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和日本三巨头(丰田、本田、日产)。自2002年这一指数统计以来,丰田和本田就交替垄断了头两名,通用和克莱斯勒则一直把持着倒数第一和第二的宝座。这没什么新奇。新奇的是2010年的指数。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最近评论

  • zhaoml: 我现在就职于某小公司,负责计划调度,小公司流程靠人来驱动深有体会。要想把事做好,首先得学会做人,处理好同事关系,大家互相理解支持,积极的帮助身边的同事,久而久之,流程也就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做事不管是靠人来驱动,还是靠流程驱动,这得根据公司规模和自身实际决定结合,没有好坏之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详细>>
  • Yancey: 职业化和专业化,只有在大公司里能够培训出来,但这些素质确实做任何事情,都最好要具备,所以如果能够在大公司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然后再考虑何去何从,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详细>>
  • Byron: 感谢刘老师的分享,这篇文章对我很有帮助!!谢谢。 详细>>
  • Margaret: 大公司成熟的培训和系统化的管理氛围对个人非常有好处,能力的提升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同时视野完全不同,到小公司马上就可以感觉到。小公司的事并不比大公司少,内部纷争一样是江湖,还是中型公司担当高管比较适合 详细>>
  • Steve: 我非常同意刘老师的说法,其实自己有何尝不是在走着这样一条道路呢,所以里面的辛酸、挑战更深有感悟。 中国的供应链管理同国外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不仅是发展的问题,还有人、文化、思维方式等多种原因,所以如何提高本土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实力是摆在我们这些经理人面前需要考虑的,需要将自己此前积累的、学习到的经验与知识付诸与实践的。我觉得国外的东西有的很好,但我们也不能照搬,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本土文化与经验发展实现具有本土特色的供应链管理规范。 个人认为,中国人是非常勤劳的,而且善于思考,也很聪明。如果我们有一套好的流程、管理到位、合理加上硬件的付诸,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做出来绝对不会比外国人的差,我们绝对有优势。 所以我认为,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罢,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你如果考虑供应链管理这块,你是希望将所学习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呢,还是希望就像刘老师说的那样,永远的做个螺丝钉去给人家拧螺丝呢? 详细>>
  • Minus: 大公司和小公司确实差别挺大,大公司靠流程,小公司靠个人。但从择业的观点看,未必大公司就好过小公司,因为在公司固然可以见识到一个好的系统如何运作,却也有可能因此失去高成长的机会。一般大公司的成长性比较差,从小公司成长为中型公司比较容易,从大公司成长为超级公司却难。所以个人认为择业时应该选择一个成长性好的行业,然后再选择一家有发展空间的公司比较关键。 我有一同学,从学校毕业时到一家台湾公司上了几年班之后,看好挖掘机械,就辞职之后去做重工的销售,几年后自己开公司,又过几年就做得风生水起,现在一年能做几个亿。虽说公司不大,财务上却绝对自由。我以前的一个老板,中科院毕业,MIT的PHD,又在MOTO积累了经验,虽然现在也是某个跨国公司的高管。但整天飞来飞去,年纪不小,工作负担不轻,从早忙到晚,时不时还受点气,夹在政治斗争之中,工资虽高,但也没到可自由支配的程度。总之,我看着觉得可怜。 择业之外,还可以选择创业。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有机会还是要选择创业。不同于欧美社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机会不多,再加上经济危机,机会更少。 详细>>
  • Walt: 最近就在进行如Bob所说的,从知名跨国企业到一流的本土企业的高管,这么一个过程中。有很多挑战在等着,还有机遇...对您的Blog继续关注中,谢谢Bob! 详细>>
  • 舟摇摇: 大公司的分工太过于明确,每个人做的只有被模块化的那一小部分,所以一旦时间过长,导致其转到小公司后会非常不适应那种“一脚踢”的工作模式。 所以如果在大公司可以做到一定级别,可以统筹兼顾几个部门、模块的话,再到小公司去实施、改进之前学到的东西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呵呵,这是一个基层管理者的想法。 详细>>
  • sam: 基本上Bob的文章都阅读了。 感觉每次Bob的文章总能给我一点震撼。 我们公司是个小公司,基本上一个一职,有时还有兼职做其他的一些职务的事情,就是文中所的小之又小的公司了。 我看了SCM方面的概念,也参加了今年的供应链管理师的考试(目前还没有出来成绩,不知道能不能过)。极想把公司给优化一下。因为这里制度系统几乎为零。可是直接上司一点点权利也没有,完成听从国外大老板的。所以,目前只有想法和计划,实施却一点也谈不上。 所幸的事,我却把我的计划一天一天在优化,虽然没有实施,我却在脑海中实施多遍了,找到他们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BOB的文章给我很多的东西,谢谢。 详细>>
  • 在路上: 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 详细>>

关于此归档

这里是October 2010的所有日记,它们按照时间从新到老排序。

上一篇日记September 2010

下一篇日记November 2010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