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现场公开课(第456-466期)

需求预测:供应链的第一道防线上海(5/18,周六);深圳(5/22,周三)

库存计划: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上海(5/19,周日);深圳(5/23,周四)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上海(5/17,周五);深圳(5/24,周五)

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深圳(5/15,周三);深圳(5/25,周六)

采购的职能建设:从小采购到大采购深圳(5/16,周四);深圳(5/26,周日)

详情请垂询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

大公司与小公司

| 评论(10)

21世纪初高科技泡沫破灭前后,供应链管理在美国炙手可热。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陆续设立供应链管理的MBA,供应链管理也在"美国新闻"(US News)的MBA排行榜上单列出来。该专业的MBA们的就业热点有两个:顶尖咨询公司和采购额超过100亿美金的大公司。前者包括麦肯锡、埃森哲、科尔尼等,以及一些电子商务、ERP行业的顶尖企业。到这些公司做咨询工作,与大型客户的高层管理打交道,自然有很大吸引力,是典型的"金领"工作,如能进入,这人头上就有超人般的光环。后者即财富500强的公司,规模大,采购额高,供应商多,整合、节支都有做头,动辄省下千百万美金,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这两种择业取向看上去不同,其实后面都有一共性:规模。大公司的规模大,建制完全,新手们能够受到系统的培训(MBA们尽管有过三几年的工作经历,但还属新手,不像他们自己或者别人认为的那样成熟);顶尖咨询公司动辄一个人每天收费几千美金,也只有那些大公司才能承担得起,所以客户也是那些大公司,咨询顾问们接触的也是大公司的流程、系统和业务。在这些大公司里,流程驱动人员,事情大都是按照流程来做,人的能动性是有,但不像在中小型公司那也得靠人来驱动流程。这是大、小公司的一个很大区别。

流程驱动,按部就班,速度就慢,不利于新产品开发、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于是有些大公司就化整为零,设立不同的事业部、产品部,就如GE、联合技术等。不同事业部、产品部之间的联系甚微,事实上是独立核算的中小公司,在系统、流程、供应商管理、人事方面与别的中小公司没什么区别,还是靠人来驱动流程。例如我以前有个供应商,是一个50亿美金大公司的一个小分部,甚至连ERP都没有,购料、生产排程都得依赖Excel,负责的那个小姑娘头天晚上跳半夜舞,第二天工作没了精神,工作疏忽了点,几个星期以后就断了料。但由于他们的技术优势,我们还得用。再如2000年前后的思科,"收编"了很多小公司,设了很多副总裁来管理(很多副总裁就是原来小公司的头)。克林顿访问思科时曾跟他们的总裁开玩笑,说你的本事真大,能管这么多副总裁,我就一个都管不来(副总裁与副总统在英语里都是Vice President)。这些小公司有很多还是没法并入思科,就如一个个小岛屿,在系统、流程和管理方式上还是按照小公司的方式运作。

所以,进大公司之前要弄清楚,看是到总部呢,还是分部。其实即使到总部,如果各分部的产品、业务大相径庭,能在公司层面上整合的也往往有限。例如联合技术(United Technology Corporation;UTC)的一个分部生产航空产品,另一个分部生产奥蒂斯电梯,还有个分部生产凯利空调,三者之间在直接材料的采购上没多少搭接,规模效益有限。这些公司,如果要在供应链上做文章的话,八成还是在间接采购(例如IT、办公室用品、营销宣传等)和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如果你抱着"就把那10亿美金的采购额降下来0.1%,咱也能整个1000万美金"的念头去的话,你八成要失望,因为那10亿美金大多是直接采购,整合困难,你其实没多少议价能力。

再就是中型公司。"中型"其实也不小,大致是几千万到二三十亿美金上下的年销售额,但低于财富500强的下限(40到50亿美金)。这些"中型"企业,尤其是那些多种少量行业的公司,有独特的挑战:基本的流程、系统健全,但纯靠流程驱动不行,因为业务复杂,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更高。就如硅谷的一个二三十亿美金的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总裁所言,公司得靠有能力的人来驱动流程(大意)。不同于大型公司,中型公司的职位设置相对职责范围更大。有一个黑色笑话,不知是真是假,说通用汽车有一个流水线组装工,他的任务是给车轮上某一颗螺丝,年复一年,这活儿就干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退休,该享几天清福了,结果没几天就去世了。这种笑话不大开在中小型公司头上,因为他们的职位划分相对较粗。即便很细,一个人还是得较好地理解相关部门的流程和系统,否则很难有效运作。当然任何事都有限度。

中小公司的流程、系统得依赖人员,但不能依赖某个特定的人。要不,如果那个人被公交车撞倒的话,你的生意还做不做?过于依赖某个人,要么是公司规模实在太小,一个人得兼多个职务(就如我的一个印度工程师邻居,他的公司刚开业,总共5个人,人、财、物、产、供、销六个职能部门至少派一人,也得六个人);要么就是更本没有流程、系统,或系统、流程设计不合理,把某个人设计到其中去了(例如部门自己开发一个小系统,是一个IT人员用Access和Excel做的,程序是他写的,也没留下文档,其中一些数据处理还得他来做)。如果你的供应商有这样的情况,你可得特别小心了。当然,有些特殊的业务、产品也可能会造成过度依赖某个人的情况。例如硅谷有个高科技公司,它有一个产品,推出市场二十多年了,全公司只有那么三几个人知道怎么去维修(因为实在太老、太落后)。这公司没几年就大幅裁员几轮,这就个人倒是稳如泰山。

哪小公司究竟怎么样呢?举个切身的例子。我帮助一些客户招聘人员,管理国内的供应商。每次我都会问同样的一个问题:你的新产品开发已经成功,上市在即,前景很好,你如何确定你的关键供应商有足够的产能以供量产?来自小公司的应聘者的答案都很一致:仔细跟踪,一旦出现交货延迟,就转厂。想想他们为什么会采取这种逃避式的应对措施呢?因为采购方规模太小,跟供应商的谈判筹码有限,走为上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这人在沃尔玛、GE或苹果工作的话,答案往往就是把他们的老总叫来,言下之意是如果不保证,你这生意就不要做了,你这脑袋就要给拧下来了。这就如动物世界,如果你是狮子,你可以改变一些东西;如果你是只兔子,那只有撒腿跑的份儿了。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小公司的系统、流程一般也不会太健全,往往只有招架的份,没多少还手的力。所以,对职业初始的人来说,到小企业,你得想想能学到多少东西。当然,如果你已经在大公司干了多年,厌倦了只负责安装一个螺丝钉的活儿,小公司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你有机会把大公司学到的东西来实施,完善一个部门或流程,有更高的成就感。用英语来说就是make a difference,套用李开复的自传,就是世界因你不同。

从大公司到中小公司相对容易,尤其是你已经打下深厚的基础。大公司相对完善的系统、流程和人员培训是理想的"在职大学"。在美国,IBM、惠普、GE、保洁等向来是有名的高管训练营。很多中等甚至大规模的公司的高级员工都与这些一流的公司能挂上钩。例如有人叫霍尼韦尔"小GE",十年前,从CEO到下面的很多总监都是前GE员工。这些大公司的总监层次的人物,一旦到了中型企业,就成为他们的副总裁和C层次的高管。例如《供应链转型》的作者迈克·卡佐克,先在霍尼韦尔担任供应链总监,然后被塞斯纳飞机制造公司挖去担任供应链副总裁(该公司规模为30亿美金左右),再被英国的斯密斯挖去担任副总裁(规模为20亿美金左右,后被GE以48亿美金现金买下)。在国内,这条路是从知名跨国企业到一流的本土企业,再到民营、第二梯队的企业等。高管们要适应的不单单是规模带来的差距,更多的是管理文化的差异,水土不适应的情况就更多,也更有挑战。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点击这里看你能做点什么。

free counters

5月供应链系列现场公开课

围绕我的系列畅销书,我设计了五门精品课程,2024年5月份(第456期-466期培训)正在报名。


  1. 需求预测:供应链的第一道防线上海(5/18,周六);深圳(5/22,周三)
  2. 库存计划: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上海(5/19,周日);深圳(5/23,周四)
  3.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上海(5/17,周五);深圳(5/24,周五)
  4. 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深圳(5/15,周三);深圳(5/25,周六)
  5. 采购的职能建设:从小采购到大采购深圳(5/16,周四);深圳(5/26,周日)

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报名详情咨询请联系我的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电邮[email protected]

我有微博、微信(scm-blog),也在LinkedIn上,欢迎加我,随时沟通。更多联系信息见此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评论(10)

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

基本上Bob的文章都阅读了。
感觉每次Bob的文章总能给我一点震撼。
我们公司是个小公司,基本上一个一职,有时还有兼职做其他的一些职务的事情,就是文中所的小之又小的公司了。
我看了SCM方面的概念,也参加了今年的供应链管理师的考试(目前还没有出来成绩,不知道能不能过)。极想把公司给优化一下。因为这里制度系统几乎为零。可是直接上司一点点权利也没有,完成听从国外大老板的。所以,目前只有想法和计划,实施却一点也谈不上。
所幸的事,我却把我的计划一天一天在优化,虽然没有实施,我却在脑海中实施多遍了,找到他们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BOB的文章给我很多的东西,谢谢。

大公司的分工太过于明确,每个人做的只有被模块化的那一小部分,所以一旦时间过长,导致其转到小公司后会非常不适应那种“一脚踢”的工作模式。

所以如果在大公司可以做到一定级别,可以统筹兼顾几个部门、模块的话,再到小公司去实施、改进之前学到的东西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呵呵,这是一个基层管理者的想法。

最近就在进行如Bob所说的,从知名跨国企业到一流的本土企业的高管,这么一个过程中。有很多挑战在等着,还有机遇...对您的Blog继续关注中,谢谢Bob!

大公司和小公司确实差别挺大,大公司靠流程,小公司靠个人。但从择业的观点看,未必大公司就好过小公司,因为在公司固然可以见识到一个好的系统如何运作,却也有可能因此失去高成长的机会。一般大公司的成长性比较差,从小公司成长为中型公司比较容易,从大公司成长为超级公司却难。所以个人认为择业时应该选择一个成长性好的行业,然后再选择一家有发展空间的公司比较关键。

我有一同学,从学校毕业时到一家台湾公司上了几年班之后,看好挖掘机械,就辞职之后去做重工的销售,几年后自己开公司,又过几年就做得风生水起,现在一年能做几个亿。虽说公司不大,财务上却绝对自由。我以前的一个老板,中科院毕业,MIT的PHD,又在MOTO积累了经验,虽然现在也是某个跨国公司的高管。但整天飞来飞去,年纪不小,工作负担不轻,从早忙到晚,时不时还受点气,夹在政治斗争之中,工资虽高,但也没到可自由支配的程度。总之,我看着觉得可怜。

择业之外,还可以选择创业。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有机会还是要选择创业。不同于欧美社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机会不多,再加上经济危机,机会更少。

我非常同意刘老师的说法,其实自己有何尝不是在走着这样一条道路呢,所以里面的辛酸、挑战更深有感悟。

中国的供应链管理同国外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不仅是发展的问题,还有人、文化、思维方式等多种原因,所以如何提高本土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实力是摆在我们这些经理人面前需要考虑的,需要将自己此前积累的、学习到的经验与知识付诸与实践的。我觉得国外的东西有的很好,但我们也不能照搬,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本土文化与经验发展实现具有本土特色的供应链管理规范。

个人认为,中国人是非常勤劳的,而且善于思考,也很聪明。如果我们有一套好的流程、管理到位、合理加上硬件的付诸,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做出来绝对不会比外国人的差,我们绝对有优势。

所以我认为,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罢,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你如果考虑供应链管理这块,你是希望将所学习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呢,还是希望就像刘老师说的那样,永远的做个螺丝钉去给人家拧螺丝呢?

大公司成熟的培训和系统化的管理氛围对个人非常有好处,能力的提升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同时视野完全不同,到小公司马上就可以感觉到。小公司的事并不比大公司少,内部纷争一样是江湖,还是中型公司担当高管比较适合

感谢刘老师的分享,这篇文章对我很有帮助!!谢谢。

职业化和专业化,只有在大公司里能够培训出来,但这些素质确实做任何事情,都最好要具备,所以如果能够在大公司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然后再考虑何去何从,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现在就职于某小公司,负责计划调度,小公司流程靠人来驱动深有体会。要想把事做好,首先得学会做人,处理好同事关系,大家互相理解支持,积极的帮助身边的同事,久而久之,流程也就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做事不管是靠人来驱动,还是靠流程驱动,这得根据公司规模和自身实际决定结合,没有好坏之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评论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最近评论

  • zhaoml: 我现在就职于某小公司,负责计划调度,小公司流程靠人来驱动深有体会。要想把事做好,首先得学会做人,处理好同事关系,大家互相理解支持,积极的帮助身边的同事,久而久之,流程也就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做事不管是靠人来驱动,还是靠流程驱动,这得根据公司规模和自身实际决定结合,没有好坏之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详细>>
  • Yancey: 职业化和专业化,只有在大公司里能够培训出来,但这些素质确实做任何事情,都最好要具备,所以如果能够在大公司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然后再考虑何去何从,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详细>>
  • Byron: 感谢刘老师的分享,这篇文章对我很有帮助!!谢谢。 详细>>
  • Margaret: 大公司成熟的培训和系统化的管理氛围对个人非常有好处,能力的提升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同时视野完全不同,到小公司马上就可以感觉到。小公司的事并不比大公司少,内部纷争一样是江湖,还是中型公司担当高管比较适合 详细>>
  • Steve: 我非常同意刘老师的说法,其实自己有何尝不是在走着这样一条道路呢,所以里面的辛酸、挑战更深有感悟。 中国的供应链管理同国外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不仅是发展的问题,还有人、文化、思维方式等多种原因,所以如何提高本土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实力是摆在我们这些经理人面前需要考虑的,需要将自己此前积累的、学习到的经验与知识付诸与实践的。我觉得国外的东西有的很好,但我们也不能照搬,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本土文化与经验发展实现具有本土特色的供应链管理规范。 个人认为,中国人是非常勤劳的,而且善于思考,也很聪明。如果我们有一套好的流程、管理到位、合理加上硬件的付诸,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做出来绝对不会比外国人的差,我们绝对有优势。 所以我认为,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罢,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你如果考虑供应链管理这块,你是希望将所学习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呢,还是希望就像刘老师说的那样,永远的做个螺丝钉去给人家拧螺丝呢? 详细>>
  • Minus: 大公司和小公司确实差别挺大,大公司靠流程,小公司靠个人。但从择业的观点看,未必大公司就好过小公司,因为在公司固然可以见识到一个好的系统如何运作,却也有可能因此失去高成长的机会。一般大公司的成长性比较差,从小公司成长为中型公司比较容易,从大公司成长为超级公司却难。所以个人认为择业时应该选择一个成长性好的行业,然后再选择一家有发展空间的公司比较关键。 我有一同学,从学校毕业时到一家台湾公司上了几年班之后,看好挖掘机械,就辞职之后去做重工的销售,几年后自己开公司,又过几年就做得风生水起,现在一年能做几个亿。虽说公司不大,财务上却绝对自由。我以前的一个老板,中科院毕业,MIT的PHD,又在MOTO积累了经验,虽然现在也是某个跨国公司的高管。但整天飞来飞去,年纪不小,工作负担不轻,从早忙到晚,时不时还受点气,夹在政治斗争之中,工资虽高,但也没到可自由支配的程度。总之,我看着觉得可怜。 择业之外,还可以选择创业。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有机会还是要选择创业。不同于欧美社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机会不多,再加上经济危机,机会更少。 详细>>
  • Walt: 最近就在进行如Bob所说的,从知名跨国企业到一流的本土企业的高管,这么一个过程中。有很多挑战在等着,还有机遇...对您的Blog继续关注中,谢谢Bob! 详细>>
  • 舟摇摇: 大公司的分工太过于明确,每个人做的只有被模块化的那一小部分,所以一旦时间过长,导致其转到小公司后会非常不适应那种“一脚踢”的工作模式。 所以如果在大公司可以做到一定级别,可以统筹兼顾几个部门、模块的话,再到小公司去实施、改进之前学到的东西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呵呵,这是一个基层管理者的想法。 详细>>
  • sam: 基本上Bob的文章都阅读了。 感觉每次Bob的文章总能给我一点震撼。 我们公司是个小公司,基本上一个一职,有时还有兼职做其他的一些职务的事情,就是文中所的小之又小的公司了。 我看了SCM方面的概念,也参加了今年的供应链管理师的考试(目前还没有出来成绩,不知道能不能过)。极想把公司给优化一下。因为这里制度系统几乎为零。可是直接上司一点点权利也没有,完成听从国外大老板的。所以,目前只有想法和计划,实施却一点也谈不上。 所幸的事,我却把我的计划一天一天在优化,虽然没有实施,我却在脑海中实施多遍了,找到他们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BOB的文章给我很多的东西,谢谢。 详细>>
  • 在路上: 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 详细>>

关于此日记

此日记由 刘宝红 发表于 2010-10-24 17:45October 24, 2010 5:45 PM

此Blog上的上一篇日记我,不是我们

此Blog上的下一篇日记CPFR:共同解决问题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