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13 归档

自动化还是智能化?

| 暂无评论

过去成十年,北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点在逐渐转移,侧重点从蓝领工作逐渐转移到白领工作,改进对象从产品流转向信息流,目的也在从更快地生产转向更好地决策。这种趋势也是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移。

运营中的浪费从何而来?

| 评论(2)

看到Corporate Executive Board的一项研究,说至少40%的运营成本是浪费,对客户不创造价值。我想主要原因有两个:(1)一线员工的质量不能一步到位。例如有个重型设备制造商,生产外包给供应商,干活的主要是些民工,质量不过关,于是供应商自己层层质检、该制造商现场监督、客户又委托专门的质检公司进场监造。层层质检,形成一个人干、三个人看的局面,浪费不言而喻。(2)管理低效。业务复杂,信息不透明,管理层难以掌握全局,就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在汇报、分析、总结上。这是企业变大、变臃肿后的必然产物,是典型的"大企业病"。

写作就如呕吐

| 评论(4)

上周去参加Guy Kawasaki的讲座,内容是如何成为一个作家、出版家和创业家。Guy出生在夏威夷,是日裔。他在硅谷是个传奇式人物,原来是苹果的首席风险投资家,后创立了一个风险基金,还有一个叫Alltop的网站。这些在硅谷也不算什么,但值得称道的是,他还写了12本书,包括几本畅销书,成为一个thought leader,影响着千百万人。他在讲座上讲到,写作就如呕吐,挺有借鉴意义。

低价格的产品,高成本的供应链?

| 评论(1)

1997年,马绍尔·费雪(Marshall Fish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你的产品该用什么样的供应链》(What's the right supply chain for your product)一文,阐述了产品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的匹配。他的二分法具有历史意义:对于走创新路线的产品,应该采取快速反应的供应链,其核心是供应链的灵活性,也意味着高成本;对于走价格路线的产品,应该采取高效的供应链,其核心是供应链的低成本。产品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合适的供应链战略;反之反是。

这些年,本土企业在产品战略上普遍侧重低成本战略。但是,他们的供应链是否就是低成本的供应链呢?

在飞机制造行业,传统上是主机厂负责设计、供应商按图加工、主机厂组装整机。例如对空客380来说,空客设计了零部件的图纸、制定了技术规范以及各模块之间的详细接口,供应商按图加工,空客采购零部件,并组装成机。在这种模式下,供应链关系为竖向为主,由主机厂负责管理、协调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供应商之间的平行联系很薄弱。在梦想787上,波音则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它委托一级供应商设计、生产子系统,而自己则承担系统集成者的角色。例如机翼就委托给日本的重工三巨头富士、三菱和川崎,由它们负责细化设计、组装和整合,然后运到波音做最后组装。在这种模式下, 波音与供应商之间的竖向沟通、交流很频繁, 供应商之间的横向合作也很紧密。例如就机翼而言,日本三巨头各做一块,波音制定了模块之间的粗略搭接规范,而细节则由供应商们协作制定。这要求供应商不但要有先进的技术能力,而且要有不错的管理能力。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关于此归档

这里是February 2013的所有日记,它们按照时间从新到老排序。

上一篇日记January 2013

下一篇日记March 2013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