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读者打电话来,说他做了二十多年顾问,深刻体会到在一个公司,除了老总,别人都是白搭----除非你把老总说服了,否则变革就如空谈。我相信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不过经验之谈并不意味着就是对的。我这里想补充的是,光说服老总还不够:任何变革,都离不开自下而上的执行,而员工对变革的理解与认可,直接决定了变革的命运。这在管理日趋民主化的今天尤其如此。
经济市场化三十余年来,本土的很多企业,尤其是非国营企业,说白了都是创始人一个人的企业:搞定了一把手,问题就基本搞定了。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员工的民主意识也在日渐增强,相应地,传统的管理方式也面临挑战。我到一些大型制造企业,经常听到管理层在抱怨,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服管,一句话不中听就撂挑子走人,生产线上的一线员工尤其如此。其实北美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在经济收入低的原始资本主义阶段,很多企业推行军事化管理,以行政命令、经济手段为主要管理手段;随着员工的收入逐渐提高,这些粗放的管理手段也逐步让位给更民主、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比如北美企业的老总们要推行某项变革,总是要事先一遍又一遍地通过各种方式沟通,从网站到邮件到面对面的会议,用美国一位前总统的话说,就是一直沟通到大家看到这话题,就把报纸顺手丢到垃圾桶里为止。其根本目的呢,就是让员工真正理解变革,以及认同变革的必要性。否则,上面是三令五申,下面是各行其道,变革最终流为空谈。
对于本土企业来说,现在面临的是三代人的问题。第一代人是创业者,六十岁上下,充满街头智慧,崇尚艰苦奋斗和准军事化管理;第二代是职业经理人,三四十岁,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和职业培训,讲究系统的管理方式;第三代是一线员工,90后,新生代,讲究生活跟工作一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上面说的动辄撂挑子不干是第三代人的问题。其实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的摩擦也不少。有个董事长是白手起家,七十岁上下了,就退居二线,把火炬传给儿子;儿子是职业经理人,名校的商学院毕业,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在管理理念上与老头子经常意见相左,甚至不欢而散。比如老头子靠的是艰苦奋斗,以工厂为家,看到周末员工在加班,儿子不在现场就受不了;儿子呢自有儿子的想法,说员工有需要,可以随时打自己的电话,自己不在现场又有何妨。老头子担心儿子不在现场,会被员工视作不能同甘共苦;儿子呢,却更倾向于从系统和流程出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趣的是,过去几年,这个公司每年过年都加班;儿子当政后,引入外脑,构建系统和流程,效率更高了,今年是破天荒过年不用加班。
在深层次,这也是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碰撞。本土企业的成功,到现在为止,主要是企业家的成功。市场经济释放了久经压抑的创业精神,借助劳动力红利和优惠的汇率政策,企业家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但是伴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本土企业迅速进入成熟期,企业也由初创的机会驱动变为成熟经济的效率驱动:经济增速一旦放缓,机会不再是遍地都是,企业家很难找到合适的风口,让猪也飞起来;高增长不再,成本却因为惯性继续上升,企业普遍面临的将是高成本问题,即效率问题。企业家以粗放经营为特点,不是解决效率问题的最佳人选;职业经理人精于计划和管控,是效率问题的天然解决者,也终将成为企业的主流管理者,就如今天的北美企业一样。可以说,向管理要效益的过程,其实也是从企业家向职业经理人过渡的过程。在一个成熟的经济体,特别是在大型企业,企业家让位职业经理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以行政命令为特点的企业家的粗放管理,也势必会让位给更精细、更系统也更人性化的职业人管理。
而在这种变化后面,员工也将成为真正的利益相关者。出于切身利益,他们有不同的诉求,压服会越来越难,说服会越来越重要。不可否认,在说服的对象中,老总仍然是最重要的一个,但各级员工的砝码也在一日日增加。咨询顾问历来是管理变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如果像本文开头的那位顾问一样,基于过去的经验,认识不到这点,变革就注定难以贯彻。这很难从本土企业的经历中学到,因为我们还没有经历过;但可以借鉴欧美企业的经历,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了。从广义上讲,我们走的正是欧美企业走过的路,研究他们,往往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这也是我们的后发优势之所在。
这篇文章我看过好几遍,写的非常好、分析很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在深层次,这也是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碰撞。本土企业的成功,到现在为止,主要是企业家的成功。市场经济释放了久经压抑的创业精神,借助劳动力红利和优惠的汇率政策,企业家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但是伴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本土企业迅速进入成熟期,企业也由初创的机会驱动变为成熟经济的效率驱动:经济增速一旦放缓,机会不再是遍地都是,企业家很难找到合适的风口,让猪也飞起来;高增长不再,成本却因为惯性继续上升,企业普遍面临的将是高成本问题,即效率问题。企业家以粗放经营为特点,不是解决效率问题的最佳人选;职业经理人精于计划和管控,是效率问题的天然解决者,也终将成为企业的主流管理者,就如今天的北美企业一样。可以说,向管理要效益的过程,其实也是从企业家向职业经理人过渡的过程。在一个成熟的经济体,特别是在大型企业,企业家让位职业经理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以行政命令为特点的企业家的粗放管理,也势必会让位给更精细、更系统也更人性化的职业人管理。
只是现实改变很难,小企业靠老板,中企业靠系统、大企业靠文化。系统的建立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老板必须得有坚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