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拜访一个美国煤炭能源公司。公司很大,几十亿美金的年营收,近万号人,也比较稳定。公司的员工大都从出校门就待在该公司,呆了二三十年的比比皆是。人都是很和善的人,但除了煤炭,就再也什么都不知道了。说起近些年来供应链管理的新发展,如同谈天书。然而公司又处于转型阶段,供应市场动荡异常,整个供应链管理部门束手无策。为什么?现有员工知识老化,思维僵化,没法适应新的市场要求。部门的新老总又铁心变革,逼着一帮总监满天下招人。于是大家到处找简历,四处打电话,忙成一团糟。
相信这是个偶然现象,但后面有其必然性。离开校门久了,在一个行业、公司工作久了,朝九晚五的日子久了,有了家庭、孩子久了,人就对新事物、新概念越来越陌生了。温水煮青蛙中,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承担作为的风险。表面上看,风险最小莫过于不作为,因为不作为意味着犯错误的可能性最小;其实风险最大也莫过于不作为,因为长期不作为,一旦平衡被打破,就意味着巨变和更大的风险,就像上面提到的煤炭公司一样。
风险从来就如小马过河: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保守心理下,人们习惯于把自己与松鼠靠近。在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这未尝不是好事,因为与冒未知的险相比,生存当然更重要。但是,对于深思熟虑、做好准备的人来说,过分谨慎未必让收益最大化。因为放手一搏,往往会发现河水既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
人的倾向,或者说很多人的倾向,是不但低估自己,而且低估别人。低估自己不过是影响了自己,低估别人则是害了别人,尽管是出自好意。一个方案,不管多好,总会有种种不足。善进忠言的人们忘了,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现有方案就是最佳方案。一棍子打死现有方案,消除了作为的风险,但同时带来了不作为的风险。其实很多时候,最大风险莫过于不作为,因为原地踏步,表面上是没变更好,实质上是变得更差。
有些不作为者是完美主义者,总觉得条件不够成熟。不过想想看,我们有多少事是在具备所有的条件时做成的?这些人太保守,议而不决,说了就等于做了。有些跨国公司招人,会注明要求是行动偏见的(action biased),就是为排除这种完美主义者。
还有些不作为主义者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工作过一些年月,吃过一些苦,受过一些罪,在公司、社会有一定的地位。没有不作为的危机感,这些人就日趋中庸,淡出变革的舞台。他们貌似精英,动辄扼腕叹息,抱怨别人的觉悟低,其实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问题。
没做过调查,但个人感觉是,学历越高,不作为者的比例也越高。书生无用,八成是因为只知鸣笛,不知驱雾;注重作为的风险,忽视不作为的风险。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大成就是一次又一次承担风险的结果,这自然不是不作为者的特点。成不了大事不要紧,大不了就是没贡献;但借助自己的知识、地位宣扬不作为,让其成为社会标准,那就贻害无穷。
其实这世上的大事,大都出自那些"刘项原来不读书"者;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呢,大都充其量也是鼓鼓噪,敲锣打鼓抬轿子,瞻前顾后做跟班。
我遇到的不作为大部分都是在变革的中的不作为。有些人取得过成绩,得到过认可,认为变革就是对过去工作的否定,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如果说这个不行要改,那个不够好要提高,那我去年的产值是怎么做出来的,前年的总裁奖是怎么得的?”,殊不知客观条件的变化可以在几个月内让一个工厂从天堂到地狱,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如此大的今天。还有些不作为者是假不作为,拖着让事情往坏处发展,最后站出来力挽狂澜,体现自己的能力与威信,并且以此来证明变革者的无能和政策的错误。这两种不作为非常难搞,因为他们自身有能力,有威望,说话有份量,并且可能比变革者更有大局观,但是因为对于战略的不认同,或者对于自己没有作为变革的领导者而心怀不满,成为了绊脚石,甚至成为了变革的障碍,这种人是变革最大的敌人,是变革失败的主因,必须除之,甚至需要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