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问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一线销售是干什么的?一线销售是开拓客户、拿订单、做生意的,需求预测是他们的兼职。企业规模大了,业务越来越复杂,产品越来越多,客户越来越多,一线销售兼职做需求预测注定做不好。此外,由于业绩不达标,销售卷铺盖走人的比比皆是,有哪个销售是因为需求预测做不好而被开掉的?没有责任机制的事是做不好的。这从组织的角度决定了需求预测做不好。
一线销售做需求预测,不管是哪个行业、哪个公司,总是习惯性地虚高。为什么?人们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销售担心需求过旺啦,销售对库存不负责啦。这都没有触及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对销售的考核机制。为了激励销售,老总习惯于给他们高于实际能力的目标,比如年销量定为1000万元,尽管老总认为能做到800万就不错了,销售自己也认为800万是个更靠谱的数字。这时候供应链找销售要需求预测,销售会给个什么数字?800万?那他肯定会被敲得满头是包----老总发话了:你从年初就计划失败?
这就是说,绩效考核决定销售提1000万或更高的需求。这也决定了,在绩效考核的驱动下,销售提需求(做预测)时会有很多感情因素。比如有个公司的销售提需求,前三个季度都是虚高,第四季度毫无例外都是虚低,原因也是绩效考核:第四季度是第二年销售目标的基准,定得低,第二年的销售业绩就好完成,销售提成也更多。这又一次印证了,聪明人干傻事,背后八成能看到绩效考核的影子。
讲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如果我们按照最可能实现的800万定需求,而销量却达到或超过1000万,怎么办?这就得动用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供应链的多个环节都有安全库存,就是用来对付需求的不确定性。如果安全库存不够用怎么办?那就启动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赶工加急,用执行来弥补计划的不足。
这道理不难理解,妈妈们天生都知道怎么办。比如孩子放学回来了,说今天可把我给饿坏了,晚饭我能吃5碗(像不像销售"提需求"?)做为有经验的妈妈,你当然不会给按照5碗来准备,而是按照他平常的饭量(相当于"从数据开始"),酌情多做一个菜("由判断结束")。如果这孩子真的饿坏了,吃了还不饱怎么办?那好,你给他点小点心(那是妈妈们的"安全库存")。小点心不够了怎么办?那你带他到楼下的小店买点零食,或者再给做点面条什么的("执行弥补")。你看,妈妈们天生就懂得供应链的三道防线。
这时候,想必你也看得出销售计划和需求计划的区别了吧。简单地说,销售计划是围绕销售目标制定的计划,自上而下,出于绩效考核的目的,一般总是会更激进(相当于你的孩子说,"我能吃五碗");需求计划是基于过往历史和职业经验("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对未来需求的理性判断(相当于妈妈的判断:这孩子能吃两碗半)。销售计划是感性的,需求计划是理性的。从一定程度上讲,需求预测就是用供应链的理性对抗营销的感性的过程。你知道,这就是为什么销售不能做需求预测了。
让一线的销售提需求,他们给你的,往往是销售计划,或者直接就是销售目标。而你知道,无论是销售目标,还是销售计划,都不是需求计划。两者混为一谈,人为地给供应链导入太多的不确定性,因而制造了更多的库存和成本问题。
在管理粗放的企业,销售目标经常性地成为"需求"预测。之所以给"需求"打上引号,因为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需求,而是销售目标,行政命令的色彩很浓厚,老外也叫"政治预测"。简单地说,老总下任务了,说今年要销售x亿,比上年增长y%,于是就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分公司、大区、销售团队,一直到具体的销售人员。自上而下的命令成分浓厚,自下而上的验证、认可淡薄。说是协同,其实没有太多协同的意义。
在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处于短缺模式,这种做法尚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随着市场日渐饱和,销售处于平台期或者下降,这种模式就遇到了麻烦。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中间商:为了达成当月、当季、当年的销售目标,销售就习惯性地向渠道压货,把中间商当做缓冲地带,导致渠道的库存积压,也给供应链带来很多人为波动。月末冲刺、季末冲刺、年末冲刺,人为压货形成一个个需求波峰,接下来就是需求低谷,导致生产和供应链要么是短缺,赶工加急;要么是过剩,产能利用率低下,生产和物流节奏混乱,运营成本高昂。
比如有个快消品公司,每年营收几十亿元,多年来把销售目标当做需求预测。销售目标每年定下来,要求每个月都达到当月的销售目标。这个月达不到,下个月补上都不行。老总这么做有他的考量:市场竞争激烈,一定要步步为营,今日事今日毕,当月事当月结,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于是销售就习惯性地把渠道作为缓冲,每月都在向渠道压货,造成库龄过高,不新鲜了,消费者不愿买;即使没注意买了,抱怨的也是这个快消品公司,损害的也是快消品公司的形象。
从技术层面看,让一线的销售做预测,预测颗粒度太小也是个大问题。
比如有个快消品企业,由一线销售每月提未来x月的需求。该公司有1000多个经销商,对应的有1000多个销售。这意味着每个销售平均预测全公司千分之一的需求。预测的颗粒度这么小,一线销售们提的需求自然准确度很低。叠加在一起,准确度也不会高。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销售有的人高,有的人低,预测偏差应该可以互相抵消。其实未必,因为大家经常受同样的外在因素影响,导致预测偏差单向变动。比如生意火爆时,大家都怕拿不到货,预测往往都偏高;生意低迷时,大家都怕库存积压,又向同一个方向偏低。这种大环境造成的偏差是单向的,而且因为跟风效应而放大,导致明显的"牛鞭效应"。
问这个快消品公司的计划经理,拿到1000个销售的预测后怎么办?他说把他们的预测汇总起来,然后再分两种情况来处理:
- 如果产品的历史需求比较稳定,他就"参考"销售提的需求,根据需求历史来调整预测。你知道,颗粒度那么小,一线销售做的预测注定准确度不高;加在一起,整体的准确度只能更低,其实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这也意味着计划经理是完全基于需求历史做预测。
- 如果产品的历史需求不够稳定,他就完全依据销售的数据,把各个销售的预测汇总起来,作为整体预测。基于同样的原因,这预测的准确度高不到哪里去。与第一种情况类似,需求不稳定的情况下,最后也是单一职能做预测,只不过是由计划变为销售了。
要知道,需求预测是个跨职能行为,凡是由单一职能来做,得到的注定是次优化的解决方案。这从该公司的库存积压上就看得出来:按照一线销售的预测,该公司给经销商压货,预测准确度低,库存积压,渠道伙伴的资金周转就成问题;产品不新鲜了,消费者不喜欢,该公司的品牌也受影响。当销售业绩压力大时,压货情况就更糟糕,库存问题就更加严峻。
一线销售做预测,还有个问题,就是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就拿上面的快消品公司来说,每个销售都知道,自己的需求只占总需求的千分之一,预测不准没关系,还有那999个别的销售呢----只要他们作准就行啦。殊不知那999个销售呢,每个人都在打着同样的小算盘,难怪 "三个和尚没水吃"。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既然销售做预测这么糟糕,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企业,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习惯性地让销售提需求、做预测呢?且听下回分解。
劉老師你好,我今天大四,預計想要在2019年當完兵後至美國念供應鏈碩士。大學時期前半段因為貪玩,回過頭來導致GPA實在是低的無可救藥(2.5左右)。想問劉老師,如果因為成績問題,無法上心中理想的學校,卻有機會到程度比較差的學校、甚至是沒聽過、網路上資料甚少卻有開供應鏈的課程。我該怎麼選擇?或是請老師您提供幾間相對來說不算頂級但是課程札實不錯的供應鏈學校。謝謝!感激不盡!
GPA的事,您可以把大四的课学好,比如达到近4.0,然后据实相告,美国的学校或许不会太在意。那些太差的学校,我也不知道对您的价值有多大。我离开学校都15年了,其实不再了解这些学校了,所以没法给您更多的建议,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