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里,真正麻烦的是杂七杂八的采购问题。比如生产线的间接物料、备品备件、办公用品等。这类采购一般占企业采购额不到10%,但因为有很多是量小货杂,复杂度高,预测困难,却用掉采购团队多达40%的时间资源。解决方案呢,就是是采购项收口子,如图112所示。
对于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可以通过专业的分销商或电商平台来收口子。比如工厂用的MRO归专门的MRO供应商,办公用品等杂七杂八的东西通过电商,或者专门的分销商。过去几年里,国内企业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收口子",把此类物料通过专业的第三方平台来采购。这就跟很多家庭一样,收入越来越高后,就开始找专门的清洁公司一样。
图112:采购收口子,释放资源做"大采购"
在MRO领域,出现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比如西域、震坤行等;在电商领域,出现了京东等一系列电商平台。在信息系统上,这些企业投入巨大的资源,跟客户端对接,与客户的系统对接,或者让客户电子商务下单。比如以前员工要买支笔,就要提采购申请,由采购员下单;现在直接到跟公司签约的电商平台,选中自己想要的笔,直接下订单,然后电子商务会转到合适的人审批(如果需要的话),审批完后就直接发给电商。采购要做的就是跟电商平台谈好合作条件,比如年度合作,敲定每个采购项的价格等,然后定期结账即可。
对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比如备件,设备原厂就是天然的口子:你从哪个公司买设备,就向他们买备件。设备原厂整合多个客户的需求,有规模效益。如果管理得当,比如在买设备的时候就敲定备件,或者把设备维护外包给设备原厂,我们可能获取这些规模效益带来的价格优惠。当然,跟这些设备原厂买备件,整体价格上可能较高。但设备原厂的技术、管理能力强,可以更好地管理后面的供应链,比如更好地处理质量问题。我在一个硅谷的一个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前后有8年时间负责全球备件计划,有些客户,特别是低成本地区的客户,会找一些小供应商。虽然这些小供应商的价格更好,但一旦有了问题,这些小供应商就抓瞎:他们没有很强的技术力量,不熟悉备件与备件、备件与工艺等之间的交叉影响。客户的采购呢,也自然是焦头烂额,被产线和技术部门敲得满头是包。最后呢,客户一算账,往往发现跟设备原厂买备件,总成本更低,对采购来说,整体管理也更简单。
刘老师,我们是客车公司,专门成立的集团采购中心用来采买非车上用的所有物料。我负责设备和设备备件,还有定制化工装。这些领域怎么来收口子?对于备件怎样来确定维护和维修的费用?备件的价格好像总是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
相对于业务量不大的小企业,大企业的采购要面对各个方面的问题。生产过程不直接构成产品的物料和服务(MRO),对其采购往往要浪费很多,与效益不相匹配的时间和资源。而规模企业要进行“大采购”,就务必在MRO的采购上腾出手来。
对于低技术的部分,可以直接跟电商平台进行合作,把杂七杂八、价低量多的东西交予处理,定期与之对接核算。
对于技术型的产品,与设备原厂尽量达成成套、长效的合作。虽然初期投入较高,但是长期成本较低。而且有效规避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大大降低了后期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