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21 归档
我们这里换个视角,谈一下需求计划的"进化史"(如图 1),以及中美企业在需求计划上的差异。简单地说,需求计划的整个"进化史",也是需求计划从单一职能向跨职能、跨企业发展的历史,从避免大错特错向追求精益求精的发展历程。
一旦提起需求计划的绩效,一般人就会联想到预测的准确度。这没错,但不全面。所谓绩效,真正重要的是指跟客户、股东利益直接相关的东西。我不是说预测准确度不重要----预测准确度当然重要,因为会影响到客户和股东利益,但客户跟你做生意,股东买你的股票,有多少是因为你的预测准确度高?所以,对需求计划的绩效评估,要超越预测准确度本身,从客户和股东的视角来看待。
最新专著《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第2版,刘宝红著, 京东预售。
有个养殖企业,营收在几百亿的级别,长期以来是需求拉动:养殖场有需求,就提交库管,驱动采购来满足。需求拉动的问题有二:其一,给供应链的响应时间太少,经常成为紧急需求,导致加急赶工运营成本高,内部用户体验也差;其二,需求零散,难以聚合,缺乏规模效应,导致采购价格偏高----即便签订总量合同,拿得更好的价格,但因为需求是零散的,批次多,跨度长,供应商最终也往往要求随行就市,实际收取更高的价格。
我们行外人很难想象的是,服装从开发到上市的整个周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快时尚、电商可能快点)。比如现在开发的不是今年卖的,而是明年这个季节的服装。周期长,款式多,SKU复杂,从面料到款式到颜色,服装的需求预测历来挑战重重。这些问题,特别在快时尚领域,还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但多年来,服装行业也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智慧,把预测尽量做准,做不准的话尽快纠偏。
我们都说要及时纠偏,但究竟怎么才知道预测错了?
最简单也是很常见的,就是等别人冲着我们叫:客户在催货,你知道是短缺;财务在质询呆滞库存的事,那自然是过剩了。但是,这些结果指标是滞后的,因为供应链上的库存有冗余,信息传递有延迟,等我们知道了,已经太晚了。这就跟等觉得口渴时,身体早已处于缺水状态了。
先说计划主导。
虽然销售深度介入需求预测,但需求预测不是销售的主业,即便兼职预测的话也往往只管生,不管养:他们提完需求,然后就去忙别的,不再回头看。什么时候才回头看?灾难降临的时候,要么是短缺,要么是过剩,都是基于结果的,而结果是滞后的,甚至是严重滞后。所以,作为计划职能,我们不能一直等着业务端"有什么变化,要尽快告知"----那是推卸责任,而是要定期滚动预测,发现不确定之处主动问业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