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半年内第二次见到刘君,都是在我的培训中。他不久前转入采购,负责一个大型央企北京分公司的采购部。刘君虽说入行不久,但他勤于琢磨,屡屡能一语中的。
那次培训是系统的供应商管理,从供应商分类、评估、选择,到绩效管理和供应商集成。这套管理流程在北美企业中颇为典型,但对央企则有挑战。例如法律要求公开招投标,定下了供应商关系一标一议的基调,长期战略合作就很难做。培训中,你能感觉到有些学员的疑惑:这做法是好,也的确有道理,但这我们没法做。言下之意是这还用得着学吗?
课间休息时,刘君说了一句话,大意是有些事你可以(因为做不到而)不做,但不能不知道哪些是好的,是应该做的。这话可以说是醍醐灌顶:
第一,由于诸多限制,很多好的想法、做法没法实施,很多人就停止探索,不去学习新的东西,从原来的有知而无助(知道怎么做更好,但没法推行),最终变成了无知且无助。这人仍然可以是个好员工,但继续提升的潜力则很有限。大公司呆久了,长期受制于条条框框,良性变革难以推行,人容易从力求突破到牢骚满腹,再到对新事物漠不关心,最后是麻木不仁。哀莫大于心死。作为职业人,你是否愿意就这样沉沦?
第二,任何改变都经过两次创造:先是心理的,再是物理的。前者是在心理上认可,后者是具体做出来。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应该做的,哪能有心理创造?没了心理创造,谈何物理创造?人,不管身处多高的位置,都会受限制,而且职位越高,限制其实越多。你不能不管不顾,一遍遍地把头撞在现实的墙上;但知难而退,因不能实施而不学习,则是彻底投降。作为职业人士,你是否愿意年纪轻轻就这样放弃?
第三,我们之所以称为职业人士,是因为我们的技能可以用于多个行业,即可移植。而为达到可移植,你得了解好的、通用的做法。身在本土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央企,在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下,职业人不得不削足适履、踮着脚尖走路,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大氛围里,职业上得不到锻炼。固步自封,不愿学习外面的新知识、新实践,将来如果不在国企的话,这些人该如何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呢?
实践者说: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常识与现实的冲突。对于管理规范化还在路上的国内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好是好,但这我们没法做"或"这个我们已经做了,但是也没有什么效果啊(没有深入、循环改善)"这样的漩涡爬不出来。如果那样说大了,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提高遥遥无期,说小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慢性自杀。(陈任展,MFL,体系主管)
我有微博、微信(scm-blog),也在LinkedIn上,欢迎加我,随时沟通。更多联系信息见此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