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现场公开课(第509-518期)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3/12,周三);深圳(3/19,周三)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3/13,周四);深圳(3/20,周四)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3/14-3/16,周五、六、日);深圳(3/21-3/23,周五、六、日)

详情请垂询助手吴珍桢:177 2795 9069(微信同)。

新产品开发中,供应链的速度太慢怎么办?

| 暂无评论

在很多企业,供应链是围绕量产需求设计,以效率为导向,成本能做低,但速度做不快。这往往成为新产品开发的挑战,因为研发虽然关注成本,但更关注速度。研发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就对供应链很不待见。看上去这是研发的行为问题(对供应链不好,不待见),其实解决方案在供应链的能力上:(供应链)不改变(支持新产品的)能力,(研发)就不会改变(不待见供应链)的行为。所以,表面上看是(研发的)行为改变,实质上是(供应链的)能力建设问题。让我们拿个案例来说明。

硅谷有个高科技制造企业,一二十亿美金的规模。跟任何技术公司一样,该公司的研发人员整天被最后期限赶着走,不管是来自客户、新产品还是项目的,日子过得很悲催。他们对供应链的最大抱怨呢,就是速度太慢。比如工程师们想买点简单的东西,做个试验什么的,知道了供应商,知道了价格,光让供应链部门下个订单,不等个3天5天的时间,这订单就是出不了门。

为什么这么慢呢?两个主要原因:其一,采购员既支持量产,也支持新产品开发,采购员的面前任何时候都排着一长串儿的订单,主要是量产的。先来后到,工程师的订单来了,排队动不动就得一两天。其二,公司的制度、流程是围绕量产的、重复性需求设定,对于研发的一次性采购,要加上额外的审批,采购审完财务审,层层审批显著增加了周转周期。速度慢,研发人员很有意见,就给供应链很多压力,支持新产品开发的采购经理的日子就很难过,很少有人能熬过两年。有一个高级采购经理,甚至半年不到就走人。

那怎么办?你不能在研发人员难伺候上做文章;你得从有效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上着眼。那就是提高供应链的能力,以满足工程师们的需求,从而改变他们对供应链不友好的行为。这样,我们的聚焦点就成了能力建设。前面已经多次说过,能力是个三位一体的概念:组织、流程和系统。这个高科技企业的供应链部门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提高供应链支持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先说组织。为加强对新产品的支持力度,该公司配备了几个专职的采购员。这些采购员不处理量产订单;他们的全职工作就是支持设计人员的需求,从确认需求到下订单、跟单、收货,尽可能快地满足工程师需求。这样,订单的处理周期大幅缩短。除了人员建制外,组织措施还包括绩效考核。比如对这几个新产品的采购员,该公司开始统计订单发送速度,比如在X小时内,应该有Y%的订单发送给供应商,每周、每月考核。绩效考核驱动员工行为:这些采购员自然更加认真地及时处理工程师的订单。

再说系统。对于工程师的一次性零星需求,该公司设计了一个简单的Excel表格,让工程师填写要买的零星物料和供应商信息,填写完毕就发送到一个专用的Email信箱。表格一旦进入那个Email信箱,系统就开始计时。那几个全职的新产品采购员呢,时时都紧盯着这个共用信箱,看到Excel表格就尽快处理。人们提到系统,总觉得需要投入很多资源,其实未必,比如这里的系统措施,在收发邮件的Outlook系统里稍作设置即可,不需要任何额外投资。

最后说流程。组织调整了,比如设立专门的新产品采购员,也意味着流程的调整:工程师的采购需求产生了,就再也用不着跟量产需求一起排队。在审批流程上,该公司也简化了采购对工程师需求的审批。想想看,工程师想买点杂七杂八的东西,用途大多是研发项目,作为技术外行的采购,你何德何能,能够判断花费是否合适?

谁能判断这些需求是否合理?工程师们自己的老板。是花研发部门自己的钱,工程师的老板,有时候是老板的老板都批准了,还要采购批准啥呢?这些小额采购,金额不大,即使给工程师们打了水漂,又有多少损失呢?我不是说不应管控这个风险;我说的是风险管控与制造的麻烦相比,性价比不一定合算----我们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制造另一些问题,关键是要看解决的问题多,还是制造的问题多。

对于硅谷的这个企业来说,订单处理速度只是供应链改变能力、技术人员改变行为的一个简单例子。这些举措其实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也不用多少投资。关键是要意识到,内部客户对待支持职能的态度(行为),根本上是取决于我们支持职能的能力;不改变支持职能的能力,就很难改变内部客户的行为。让我们再举个例子,看这个公司是如何改变供应链的能力,以改变工程师的行为的。

拿产品的入库为例。跟很多公司一样,硅谷这个高科技公司的设计人员火急火燎,催促供应商快点交货,但一旦货到了自家仓库门口,就如石沉大海,"走流程"动辄就得几天时间。比如在这个硅谷公司,供应商的产品送到仓库,就得排队,等候录入ERP,这一等就是小半天----跟上面的订单处理一样,随时都有一大堆量产的物料在等着入库;好不容易录入ERP,又开始排队,等着搬到货架上,小半天又过去了;上了货架,还得排队,等候送到工程师的办公室。就这样,工程师一边在火急火燎催货,供应链却在慢条斯理,按部就班地走流程。你说工程师们能给供应链好脸色吗?又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师的行为,取决于供应链的能力。

那解决方案呢,还是得从供应链的能力建设着手。这个企业的供应链先从系统上开始,把所有工程师的订单都识别出来(这容易,比如SAP里,以47开头的一般是工程师订单);对这些订单,要求供应商用橘色的包装来识别。然后他们培训供应链上的各个职能,从物流到仓储到搬运,凡是看到橘色的包装,都得放下手头的活儿,优先处理橘色包裹----这也是组织和流程措施。一下子,这就把大段大段的排队等候给拿掉了。

想想看,仓库收发的材料中,绝大多数的是给生产线的;现在让为数甚少的研发订单插队,对生产线的总体影响没什么,但对工程师们来说却是天壤之别:以前收发流程慢,经常见工程师自己驾车到供应商处拿货,浪费工程师的宝贵时间不算,后续的账实不符、供应商付款问题又是一大堆(工程师拿到料了,却没有及时或干脆不补流程,账实不符);现在有了橘色包装、优先通道,入库的延误尽量减少了,仓库又设了一个专人,整天的任务就是给工程师们送货(组织措施),工程师们自然就用不着到供应商现场去拿货了,而相应的账实不符问题也得到了根治。又是一个工程师的行为改变(不到供应商处拿货),取决于供应链的能力提升。

上面两个例子只是该公司的供应链提升能力、更好满足新产品开发的一部分,从而改变内部客户的行为,改善与供应链的关系。各种举措,不管是组织、流程还是系统措施,其实都没多少"技术"含量,也用不着多少投资,却对提升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有显著意义。

不理解这些的呢,总是抱怨研发太强势,不愿"善待"供应链;理解这些的呢,则善于从自身找问题。毕竟,用一句老话讲,会埋怨的埋怨自己,不会埋怨的埋怨别人。企业人是理性的,组织行为也是。在一个公司里,一个职能不被"待见",根本原因,鲜有例外,都在于那个职能的能力:能力不足,没法有效解决内部客户的问题,或者制造的问题比解决的还多时,受到影响的职能咋会拿正眼看你呢?

写到这里,我想到深圳的一位采购经理来。她向我抱怨,说公司的那些大厨看到她跟仇人一样。这是家连锁酒店餐饮企业,大厨们开发新菜品,就跟制造业的研发差不多。采购的一项任务是老板的"看门狗",确保大厨们不要乱花钱。大厨们经常买点零星的东西,比如一块猪肉,实验新的菜品。需求提出来后,先是采购层层审批;采购审完后,又是财务的层层审批。好不容易审批流程走完了,动不动一两周就过去了。我对那位采购经理说,现在你该理解了,采购制造的问题比解决的还多,大厨们看到你能高兴吗?

25年3月供应链系列现场公开课

围绕我的系列畅销书,我设计了系列精品课程,2025年3月份(第509期-518期培训)正在报名。


  1.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3/12,周三);深圳(3/19,周三)
  2.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3/13,周四);深圳(3/20,周四)
  3.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3/14-3/16,周五、六、日);深圳(3/21-3/23,周五、六、日)

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报名详情咨询请联系我的助手吴珍桢:177 2795 9069(微信同),电邮[email protected]

我有微博、微信(scm-blog),也在LinkedIn上,欢迎加我,随时沟通。更多联系信息见此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评论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关于此日记

此日记由 刘宝红 发表于 2024-05-04 06:59May 4, 2024 6:59 AM

此Blog上的上一篇日记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组织、流程和系统

此Blog上的下一篇日记需求预测:尽快纠偏要从产品开发阶段开始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