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现场公开课(第509-518期)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3/12,周三);深圳(3/19,周三)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3/13,周四);深圳(3/20,周四)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3/14-3/16,周五、六、日);深圳(3/21-3/23,周五、六、日)

详情请垂询助手吴珍桢:177 2795 9069(微信同)。

需求预测:尽快纠偏要从产品开发阶段开始

| 暂无评论

案例企业是个女装电商。

女装本身就很难对付:产品生命周期短,季节性明显,款式、颜色、尺寸众多;供应周期长,从布料到半成品到成品,整个供应周期动辄在3个月左右。电商又增加了一层难度:各种社交媒体层出不穷,给我们众多的方式来影响需求,但也加剧了需求的波动性,让不确定性高的需求更加难以预计。快时尚的服装,再加上电商,需求和供应的复杂度都很大,给供应链计划和执行带来的挑战就可想而知。

在快时尚和电商的双重影响下,案例企业的产品成熟期非常短,上新促销即达顶峰,然后大部分产品的需求就一路下跌,进入衰退期;只有少部分产品会维持一定销量,成为长销产品。需求变化快,不确定性高,供应链的响应周期长,这对新品的计划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新品的预测准确度要尽量高,否则过剩、短缺风险就很大;预测错了要尽快纠偏,否则给供应链的响应时间不够,加急赶工的运营成本惊人,返单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整个供应周期为3个月(13周),也就意味着要提前13周做预测。做初始预测的时候,甚至连产品设计、生产工艺都还没有定型,再加上快时尚和电商环境的不确定性,预测的准确度就可想而知。做不准,那就得尽快纠偏,即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里,伴随新产品的开发、导入和量产,信息越来越多,我们要及时回顾,及时更新需求预测,也是这里要讲的滚动预测。

对于这个案例企业的新品计划,我们设计了6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也是产品生命周期里的六个决策点,3个在新产品导入前,3个在上新期间,来建立新产品的滚动预测机制。

先说新品的开发阶段。在案例企业,我们把3个月的供应周期分解为三段:长周期物料(比如面料)的采购大致1个月,半成品深加工(比如染色)大致1个月,成品加工大致1个月,如图 1。这三个决策点是广义的,无非是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对应的时段长短不同罢了。

相应地,在新品开发阶段,我们有三个决策要做,也就是说3次调整需求预测的机会:

·倒数第3个月的时候(第13周),我们要决定长周期物料的采购(决策①),这是制定初始预测;

·倒数第2月的时候(第9周),我们要决定是否对原材料深加工(决策②),这是第一次更新预测;

·倒数第1月的时候(第5周),我们要决定究竟加工多少成品(决策③),这是第二次更新预测。

图片1.png

图 1:案例新品开发过程中的三个决策点

与这三个决策相对应的,是供应链上的三个推拉结合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就产品形态而言,越靠近原材料,呆滞的风险越小,短缺的风险越大;越靠近成品,短缺的风险越小,而呆滞的风险却在增加。这三个决策对应的需求预测呢,决定了产品在这三个推拉结合点的数量和时间。伴随着产品的开发进程,信息越来越充分,更新预测就是动态匹配需求和供应,动态评估短缺和过剩的风险,以便供应链更精准地响应。

比如在决策点①,产品刚出原型,甚至只有图纸、规范,信息有限,但因为已经进入3个月的提前期,我们必须制定初始预测,比如1000件,来驱动长周期的物料采购。到了决策点②,产品的设计、工艺基本定型了,甚至已经得到一定的用户反馈,比如发现产品的受欢迎度有限,我们认为1000件的预测有点高,就可能决定只把700件加工成半成品,而让其余的300件停留在原材料阶段,来控制库存风险。

到了决策点③,我们可能已经接到一些预售订单,信息更加充分,看样子前景没有多大改善,我们可能决定只把700件半成品中的500件加工成成品,200件半成品和300件的原材料先放着不动。当然,如果发现前景变得更好了的话,我们也可能会尽快把这700件半成品都加工成成品,把300件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同时再采购400件的原材料什么的。

想想看,供应链的响应周期那么长,新品的初始预测要提前那么早做,而且往往是销售、产品、老总拍脑袋的结果,就注定做不准;一旦做出,预测制定者往往是"只管生不管养",回头不看;"养"的任务就交给计划来主导:伴随着产品、项目的进展,计划需要纳入更多的信息,及时调整、更新预测。

但现实是,在新产品计划上,很多企业的计划人员只扮演执行者的角色,把销售、产品等职能给的"数字"录入系统就万事大吉,然后盲人骑瞎马,不管不顾地一路往前走,在有了更多信息的时候也没有及时更新预测。就这样,新品预测既没作准,又没及时纠偏,结果就可想而知。

那应对方案呢,就是在产品开发流程中,明确上述三个时间节点,作为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一部分,正式成为供应链的三个里程碑。这三个里程碑能让我们免于损失吗?当然不能。但是,它们能让我们免于灾难性的损失。

有一次,我在上海培训,一位叫劳志成的总监这么讲(大意):任何一件事情做砸了,但如果及时补位、及时纠偏的话,没有什么灾难是不可避免的。这话是他多年供应链与企业运营的经验结晶,讲得很到位,让人顿时有种被击中的感觉。放在新品的需求预测上,也再贴切不过了:新品计划要避免而且能够避免大错特错,只要及时纠偏,我们可能会有点损失,但不会是灾难性的损失。

对于案例企业来说,新产品导入后,紧接着就又有三个决策点,对应三次调整预测的机会。

首先是新品导入的第1天。这就如战役的第一天,各个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开始狂轰滥炸,炮火密集,一天下来,已经可以相当好地预判未来。我们分析了15个类似产品的上新历史,发现如果首日只卖个几件十几件什么的,这款产品的后续销量也就基本那样了;上新第一天的销量高,比如说超过100件,那上新一周、上新三周、首月正常销售注定也不错。

根据上新首日的销量,我们可以调整后续预测,决定是把更多的半成品加工为成品、把更多的原材料深加工、采购更多的长周期物料,还是尽快踩刹车,及时止损。这就是决策④。

几天后,上新第1周的销量出来了,我们有了更多的数据,就可以更进一步更新计划,决定下一步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计划。这就是决策⑤。

在决策⑤,我们把第1周的销量与整个上新期间3周、正常销售首月的销量对比,发现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更明确。当然,一周的数据毕竟有限,而且受促销活动影响较大,我们还得结合销售、产品等的职业判断,来决定是否要采购更多的原材料,做更多的深加工,生产更多的成品等。

在案例企业,等上新三周结束后,我们有了3周的需求历史,数据更多了,信息更充分了,相应的预测也更准确,这就是决策⑥。由于上新初期的广告、活动影响,这段时间的需求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扭曲,不会百分之百重复,但已经相当接近正常,而计划职能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大。

就这样,对于案例企业的快时尚产品,我们在第1天、第1周、前3周的销售数据出来后,三次系统地回顾和调整需求预测,来驱动整个供应链快速响应,比如长周期物料的采购、半成品的深加工等。这就是典型的"快反",快时尚行业的热词。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一提到"快反",就习惯性地联想到让供应商、生产线快速反应,是执行的快反。其实,快反首先要体现在计划上,表现在快速滚动预测、及时调整计划。毕竟,想不到就很难做到,我们计划职能连想都想不快的话,你还能期望生产线、供应商执行得快吗?

25年3月供应链系列现场公开课

围绕我的系列畅销书,我设计了系列精品课程,2025年3月份(第509期-518期培训)正在报名。


  1.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3/12,周三);深圳(3/19,周三)
  2.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3/13,周四);深圳(3/20,周四)
  3.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3/14-3/16,周五、六、日);深圳(3/21-3/23,周五、六、日)

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报名详情咨询请联系我的助手吴珍桢:177 2795 9069(微信同),电邮[email protected]

我有微博、微信(scm-blog),也在LinkedIn上,欢迎加我,随时沟通。更多联系信息见此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评论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关于此日记

此日记由 刘宝红 发表于 2024-05-05 06:04May 5, 2024 6:04 AM

此Blog上的上一篇日记新产品开发中,供应链的速度太慢怎么办?

此Blog上的下一篇日记补货方式:库存和运营成本的直接影响因素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