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分类是针对具体的采购品类,(1)摸清家底----有多大的采购额、有多少供应商、钱都花到哪里去了;(2)区别对待----不同类别供应商的管理方法各不相同,把管理资源投入到回报最高的地方;(3)合理化----供应商太多要整合,太少要开发新的,确保新生意流入最合适的供应商。
想想看,一个放羊的人,都知道他有多少大羊,多少小羊;多少公羊,多少母羊。在供应商管理上,很多公司却是一笔糊涂账:只有订单管理,没有供应商管理;供应商"一视同仁",管理上简单粗暴。要知道,区别对待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没有差异化,胡子眉毛一把抓,就没法确保把有限的管理资源投入到回报最高的供应商上。
供应商分类其实是两个概念:分类和分级。
分类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品类管理",把有共性的采购对象归并到一起,设置专门的采购、技术和质量团队来管理。比如纸箱、纸袋、包装盒有共性,属于包材类;铝制件、不锈钢、塑料件都离不开机械加工,可以划分为机加件类。制造商的品类一般较少,MRO供应商、代理商的品类一般更多;互联网、游戏开发商的品类则更多是服务类型,比如软件开发,市场营销等。
采购品类不同,所要求具备的商务、技术知识也大不一样。
比如包材类,你可不要小看其技术含量。我每次买手机,不管是苹果还是OPPO还是Vivo,最喜欢的不是里面的手机,而是外面的盒子(听过"买椟还珠"吗?我就是它的现代版)。而要把盒子做得那么精美,不管是材料还是工艺,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所谓包材的品类知识,就是积累包材的工艺、材料、商务等知识,比如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最新的材料都有哪些,常见的生产工艺如何。而品类团队呢,就是品类知识和经验的汇聚地。
一个品类管理核心团队一般包括一位采购经理(或者叫品类经理等),一位或几位供应商工程师(有的公司叫SQE或采购工程师),几位主要设计此类产品的技术人员,外围是这个门类的采购员。这些人长期管理特定的品类,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公司里最懂相应品类的人。
品类管理是个典型的跨职能团队,在采购经理的组织协调下,制定品类策略,达成跨职能共识,决定跟哪些供应商做生意,跟哪些不做,并定期更新品类策略----这些都是品类管理的重要输出。如果供应商有重大的质量或技术问题,也归这个跨职能团队负责,督促、帮助供应商改进。
分级就是在同一品类内,把供应商分成不同的级别,以便进一步区别对待。
比如万科把供应商分为一线、区域、集团采购等三级。一线供应商只能跟一线公司做本地生意,区域供应商可以服务特定的大区公司,而集团供应商则没有地域限制。就能力而言,区域强于一线、集团强于区域,集团供应商可参与的项目最多。基于能力提升、合作深度和历史绩效,供应商可以逐步提高级别,从而得到万科更多的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供应商,在不同的品类其分级也可能不同,相应的供应商战略也不同。比如这个供应商是钣金件的优选供应商,在同等条件下公司优先与其合作,但可能是机械加工件的淘汰对象,不能参与任何机加件的新产品开发。这也是为什么分类、分级要结合使用。
【案例】某制造商的采购品类
案例企业在硅谷,是个高科技产品制造商,年度营收在二三十亿美元,采购金额在几亿到十几亿美元。它们把采购对象分为四大类,分别由四个供应链总监来负责;每个大类下又细分,由几十个供应商经理来负责相应的品类管理。
第一大类是加工件。案例企业自己设计,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供应商按照图纸、规格来加工。相对而言,这是最简单的采购类别。按照工艺、原材料的不同,又细分为机械加工件、钣金加工件、特种件、表面处理等。
第二大类是货架品。这类产品由供应商独立设计、制造,供应商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案例企业采购的是现成品。这里面有相对简单的,比如紧固件;也有非常复杂的,比如泵、发动机,相应地有细分品类,专人管理。
第三大类是组装件。此类产品的原材料来自加工件和货架品,供应商的任务是按照案例企业的规格、性能要求,组装、测试一个个组件。这个品类相对更加复杂,有些组装件原来是由案例企业自己做,后来外包给供应商。
第四大类是外包,对象是更加复杂的子系统,甚至整个产品的组装、测试。这部分工作原来是由案例企业在做,后来在轻资产战略的驱动下,外包给供应商做。根据外包对象的不同,又有细分的品类,由专人负责管理。
这四大类在复杂度上逐渐增加。相对而言,加工件最为简单、直观,供应商按图加工即可;外包最为复杂,供应商成为公司制造的延伸。相应地,管理难度也逐步增加。比如对于加工件,可选择的供应商较多,供应商规模一般较小,相对好管理;但复杂的货架产品,供应商一般规模较大,管理难度也高。外包供应商就更加复杂:可选择的不多,一旦锁定,要转厂非常困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