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好几年是负责库存计划,跟全球的客户有八九十个库存寄售点。在日本,东芝这样的客户体量很大,需求相当平稳,离我们的仓库也就几十分钟的车程,但在客户现场寄售的库存动辄放着三四周的货。在一个以精益著称的国家,这一点也算不上"精益"。好奇心起,我就细究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看这些库存都是怎么来的,发现到处都是批处理的影子。
比如客户每周盘点一次库存,把上周用量告诉我们,这就意味着几天到1周的延误。我们的员工接到信息后,也不是立马更新我们的ERP----这些员工有时在出差,有时在开会,手头总有很多事在忙,这就是一两天的延误。更新ERP后,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天跑一次(还是批处理),补货指令才能发到仓库。
仓库也是批处理,逐个客户分拣库存。分拣包装好了,物流也不是随时发货,一周一次或两次,这又是几天的延误。再加上周末、节假日,从需求发生到补货到位,动辄两周就过去了,这意味着客户现场得放两周的库存来应对。需求、供应都有不确定性,意味着又得放一两周的安全库存。这就是为什么寄售点动辄得放三四周的库存了。
后来,在一些电商企业,我也看到类似的问题。比如有一个跨境电商,总库在深圳,以空运的方式向美国、日本、欧洲各地的亚马逊补货,出关、运输、入关满打满算也就几天时间,但各国亚马逊的仓库里却放着四五周的库存。相对国内电商平台,亚马逊上的促销活动较少,需求相对稳定,为什么要放这么多的库存呢?
细究根源,还是离不开批处理。他们的店铺每周下达补货指令一次,意味着离需求产生有几天到1周的延误。仓库是批处理,捡完一个店铺的货再捡另一个的。物流是批处理,每个店铺每周发一次货,又是几天到1周的延误。到了亚马逊仓,入库质检快则1天,慢则1周。这些累计到一起,加上实际的空运、清关时间,补货周期就在3周左右,相应的库存也就来了。
在规模效益上,批处理有一定的合理性,降低我们的单位成本;但批量太大,批次太不频繁,又造成太长的等待时间,以及相应的库存。其解决方案是两个字:精益。一方面,精益让生产、配送过程更加小型化,降低对批量的依赖,让产品流的速度更快,降低周转库存;另一方面,精益控制变动性,增强每个环节的可预见性,从而降低不确定性,以及相应的安全库存。关于精益专著很多,这里不予系表。
但是,批处理远非单纯的规模效益原因。信息化不足,助长了信息流的批量处理,增加了周转周期;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不确定性,最后都体现在库存上。
就拿这个跨境电商来说,当初每周发一次货,是为了积攒一定的量,降低单位运费。后来业务增长了,量足够大了,我问仓库经理,每周发两次或三次货,会不会影响到运费?答曰不会。她还倾向于多次发货,这样货物在仓库里停滞时间更短,爆仓问题就容易缓解;细水长流,她也更好安排员工。那为什么不多次发货呢?答曰店长们不愿意。
原来在这个跨境电商,店铺的补货得店长们手工处理:他们在Excel表格上更新库存,更新需求历史,预测未来几周的用量,计算净需求,email给总仓补货。整个过程中的各种确认、跟进工作,都是email或微信,很麻烦,费时费力;动不动数字对不上,问题频发。信息化程度低,店长们太忙,补货这事儿的优先级低,那就每周下达一次补货指令,每周做一次入库验收,以打包的方式来减少"痛苦"次数。
这样的批处理,一方面可通过专业化来解决,比如设置专门的岗位;另一方面得通过信息化来应对,缩短供应链周期,降低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库存。
放在日本的寄售案例中,就是拉通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系统,比如建立EDI连接,客户的库存实时传递给供应商,让信息共享更及时,来缩短整个补货周期,以及降低期间的不确定性;如果可能,让ERP根据库存计划水位,自动下达补货指令,尽量减少手工操作。
放在电商的案例中,就是在每个店铺建立再订货机制,信息系统自动探知库存水位,低于再订货点的话就发出补货请求,信息系统自动转换为调货单、采购订单,自动发给仓库、采购、供应商,驱动整个供应链的执行。这样避免了人工处理,更及时,更经济。象京东这样的电商,每年要求一定比例的自动补货率,就是为了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决策质量,提高补货效率,从而降低整体的库存水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