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采购经理刚接管一家供应商,就收到来自产品部的要求:为达到产品的"目标成本",该供应商的零件必须降价20%。自从量产以来,这个零件已经经历了两次降价。现在都投产快两年了,为什么又突然冒出个"目标成本"来?
原来这个零件被新一代产品采用了。工程师们的方法很简单: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毛利目标是公司决定的,两者之差就是产品的"目标成本"。然后根据经验,自上而下地分解,每个主要的零部件就有了各自的"目标成本"。
设计部负责目标成本,既然没有把成本设计下来,那就逼着采购,把成本砍下来。砍不下来?那就再狠点儿砍啊。供应商亏本了?它们亏不亏我不管,我要的是达到我的目标成本。这后面反映的是个普遍问题,那就是用一个错误来纠正另一个错误。
比如产品设计不合理,产品的目标成本达不到,按道理这样的产品就不应该导入市场。很多企业还是坚持导入,因为工厂已经建好了,你总不能让工人闲着啊。要知道,厂子是当年盲目扩张的结果,现在为了开工率而强行导入不合适的新产品,是在用一个错误纠正另一个错误。既然非要导入这个产品,那就逼着供应商降价,继续以错纠错,导致供应商没钱赚,甚至亏本,为后续的质量、交付问题埋下伏笔,陷入恶性循环。
以错纠错也是很多人解决问题的逻辑。比如爸爸在公司受了气,回到家就发泄在妈妈头上;妈妈没处出气,就因一点小事打孩子;孩子挨了打,猫就好端端挨了一脚。这都是在用一个错误纠正另一个错误,还经常美名其曰"我也是给逼的"----一旦听到对方这么讲,你可要提高警惕了,对方要用一个错误来纠正另一个错误了。
用错误来纠正错误,只能是包脓养疮,短痛变长痛。错误链总要被打断,越早越好,以便及时止损。比如有个美国车厂,一款新车型设计好后,就把物料清单BOM打开,自下而上地多家询价,在拿到供应商的最好报价后,还是跟整车的目标成本有显著差距,那很简单,这个车型就"枪毙"了。
这个车厂走得是长痛不如短痛的路,也符合经济学原理:已经发生了的算是"沉没资本",算是扔到水里了,不能再左右未来的决策。也就是说,你决定下一步干什么,跟"我都已经走了这么远"、"我们都花了这么多代价"没关系。想想也是,如果你是南辕北辙,那你要做的就是立即掉头,而不是因为"已经走了那么远"继续往前走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