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某公司的供应商评估中,有一项是对来料验收中次品的处理:你们的下级供应商给你送来一件次品,在来料验收时发现了,你们对这次品怎么处理,以确保最终不要发给客户?这时候,不同管理水平的供应商,给出的答案大不相同。
有的供应商说,把那次品单独放在库房的一个角落里。这算不及格:那个角落人人都能去,不知情者没法判断好坏,次品就可能混为良品了。供应商或许狡辩,说每个次品上都附着处置报告。纸上写得清清楚楚没错,但万一那张纸被风吹跑了,在搬运中掉了,或者员工不会读呢?是啊,在北美,很多一线员工是新移民,英语是读不了多少的。
有的供应商说,次品是放在专门的房间或笼子里,但没有锁。这算及格,但不是最优:没锁,别人还是可能进去,次品还是可能混出来。供应商或许会狡辩,说那是个专门放次品的房间,除了质检人员,别人都不会进去的。谁知道呢?周末加班,生产线停工待料,库房、质检都没人值班,一个新员工满天下找料(新来的员工资历更浅,更可能加班加点)。真巧,拉开这房门,发现一颗料,看上去好好的,尺寸、色泽没任何异常。他初来乍到,还不清楚这是放次品的地方。这不,这次品就上了生产线。
供应商或许会说,那该是多小的概率啊。不过你想想,如果质量标准是6西格玛的话,这意味着100万个产品中,你只能有3.4个次品,是容不了这等低级错误的。
供应商或许还会说,我们的产线员工都经过严格培训的,知道那个房间是专门放次品的。一旦听到"培训"两字,你就该万分的小心才对:在那些东莞、昆山、郑州一带的工厂,每年春节后一小半的员工都不来了,任何时候,都有一半的产线工人是新人,急急上线,能有多好的"培训"?
系统、流程不完善,管理粗放的企业,总是习惯性地拿"培训"作遮羞布。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从系统性的举措着手,保证不该发生的就不发生。
什么是系统性的举措?相信大家看过这个例子,大意是说员工操作某种机器,稍不注意,闲着的那只手就卷到机器中。不管怎么培训,怎么批评教育,还是有员工受伤。直到重新设计了机器,员工必须得两只手操作,机器才能运转为止----两只手都忙着,自然就没有闲下来的手往机器里塞了。这就是系统性的措施。
放到次品案例中,就是你得有个专门的房间或笼子,而且得上锁,钥匙归专人管理,只有专人才允许进去。这样的话,不管生产线、仓库里的员工有多粗心大意,新员工的培训多不到位,员工会不会读次品处置报告,这个次品都没法混入良品。这样的供应商才得满分。
这些都非常琐碎,但魔鬼出在细节里。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细节是不是太多?其实不是。就拿质量来说,从来料验收,到过程处理,再到包装发运,重点要关注的地方其实没多少。你看那些大公司的质量评估表格,一般也就几十项,很少有过百的。把那几十项里的差距弥补了,供应商的基本质量就有了保障。如果你觉得问题多得满地都是,自己处于被乱棍打死的境地,那很简单,这工作还没有上手,没有提炼出那些根本性的问题来。
【小贴士】不要偶然化质量问题
在管理粗放的企业,一旦出现质量事故,从上到下都习惯性地"偶然化"问题,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有的偶然,一旦发生了,特别是管理层都知道了的,背后一定有其必然性;所谓的偶然,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原因,或者不愿深究的借口。
质量问题就如冰山之一角,你看到的远远没有没看到的多。这就如安全事故,我们看到的1个大事故后面,还有10个你没注意到小事故,100个接近发生的事故,以及1000个可能发生的事故。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就不再是小概率事件。根源找不到,漏洞不补,我们不能随便打个邦迪,然后祈祷不要再发生。如果这是欺骗别人,那是假傻;如果连自己都相信,那可是真傻了。
偶然化,还是必然化,也是日美企业在对待质量问题上的一大区别。
比如在汽车行业,产线停顿是件大事情,每分钟的损失在22000美元左右[1]。但在丰田的生产线上,任何人都可以拉线停产,探寻质量问题的根源。所以,一款新车上线,丰田的产线三天两头停着。但过不了多久,那些问题都解决了,产线就畅通无阻。
美国车厂正好相反。为了避免"损失",美国车厂就习惯性地偶然化问题,随便打个补丁让产线继续,结果这些问题反复出现,多少年后还在对付老问题。
路面看上去坑坑洼洼,其实坑远没你想象的那么多,见一个填一个,没多久路就平了。这就如一件事看上去千头万绪,但一旦你下定决心着手做,你会发现其实没那么复杂。质量问题也是如此:表象各种各样,但根源也就那么些。如果我们觉得无所适从,那往往是因为没有做根源分析,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
----------------
[1] Downtime Costs Auto Industry $22k/Minute - Survey, ATS, news.thomasnet.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