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公司喜欢集中采购,有些企业甚至有指标,说集中采购的比例每年要提高多少多少,好像越集中,就越是"大采购"。其实不然。我看到很多管理非常粗放的企业,采购的集中度相当高,但还是在做典型的"小采购",比如一标一议,一标一操作;供应商有选择,没管理。
后来知情者告诉我,这些企业其实是名义上的集中,比如订单由总部发出,或者上了电子交易系统就算集中采购。跟我们这里讲的整合需求、整合供应、提高规模效益来降本完全不是一回事。难怪这些企业的目标都是百分之九十几的"集中"采购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得不佩服基层的"智慧"。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集中采购不是趋势。就如图1所示,CAPS Research在跨度7年的研究期间,发现有些公司的采购由集中变为分散,有的从分散变为集中;有的由混合变分散,有的由分散变混合;还有的由集中变混合,有的由混合变集中。这正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
这些公司普遍在集中、分散之间游离,除了"分久必和,合久必分"外,主要与公司的战略重点、经济环境等有关。例如行业、公司不景气,生存第一,成本不够低的时候,集中采购就抬头;而高速发展、新产品开发占主导,速度不够快的时候,分散采购就更流行。法无定法,水无定形。采购和供应链战略必须匹配企业战略,切忌为了集中而集中。
图1:集中采购并不是趋势
资料来源:Major Structural Changes in Suppl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CAPS Research, 2000
集中采购涉及权力重组,一大阻力是职能与职能、总部与分部之间的博弈。一方面,集中方有正当的理由,那就是集中采购带来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被集中者也有反对理由,那就是集中后造成的灵活度下降,响应速度减慢。总部层面更关注成本,子公司、事业部更在意速度:能做快的做不便宜,能做便宜的做不快,这是集中采购的根本挑战。
不管是集中还是分散采购,都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制造另一些问题。这最终就回到业务层面,两害相权取其轻: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成本不够低,还是速度不够快?你不能给出两者都是的答案:人很少同时死于两种疾病,总有一种病是死亡的主因。这也是说,在成本和速度上,我们必须识别主要矛盾。
如图2,在产品生命周期进入成熟期,供方力量太大,或者经济衰退等情况下,企业的成本压力大增,成本不够低就成为企业的首要挑战,集中采购就成了自然选择,以增加规模效益,取得更好的成本优势。反之,当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业务进入细分市场的诉求更高,或者竞争对手采取快速反应策略,集中采购没法及时响应,速度不够快就成了更大的问题,企业就更可能走上分散采购的路。
图2:集中还是分散,取决于业务的需要
即便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段也可能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
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成本压力大增,大型国企、央企、民企纷纷走上集中采购之路,一个家电巨头也把事业部的采购权集中到总部。几年后,经济形势改变了,这个巨头的战略也跟着改变,从效率导向转变为创新导向,集中采购带来的响应速度慢问题就更加突出,于是就走上分散采购的路,把供应商的选择跟管理下放到事业部。
这个家电巨头甚至采取"阿米巴"组织,在公司里建立了很多"小微企业",由几个工程师、销售、供应链等人员构成,采购的权限甚至下放到"小微企业",可谓是为了速度,一路分散到底。当然,分久必合,分散采购造成规模效益下降,等到成本压力大的时候,下一步就会开始集中采购,也是不足为奇的。
【实践者说】对于集中采购的问题,大宗的、标准化的应该集中采购,而对于一些间接的非核心的则可以分散采购。两者结合才可以发挥最大的功用。
拿我现在的公司来说,一些树脂是整个集团内通用的,量非常大,货值也高。于是这些项目由公司出面,最高层负责战略方面的谈判,从而形成一个全球合作的框架(顺便提一句,这样也有效避免了"客大欺店"的情况,因为供应商是全球排行前3名的石油化工集团)。到了亚太地区层面,大家谈每个月的行情。最后到了我们工厂层面,大家只谈订单的具体事宜,例如从哪个港口发货。
就算是这样的项目,总部的态度也非常开放:框架协议对工厂层面来讲"仅供参考",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当地更好的替代品,则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使用别的供应商。这样灵活度就非常高,也限制了供应商耍大牌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非常琐碎的间接材料,我们更是有充分的自主权,尽可能由一些当地的小供应商或者经销商来解决,有时候有价格优势,有时候有服务优势,很是方便。甚至我们在用到自己集团的一种产品的时候,仍然会通过中间商来采购,因为会拿到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对此总部也是认可的。
综上所述,正是这种统分结合的采购模式使我们既有了规模优势,又有了一定的灵活性,算是比较折中的方式了。-- 安俊龙,C.P.M., 北京科技大学MBA,专修供应链管理,并在北京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