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库存控制上,总部跟分部、销售跟计划往往陷入互扣人质的情形,导致该加的加不上去,该减的减不下来。这是个典型的组织行为问题,其解决方案呢,我们这里主要讲三点。
其一,只有加了该加的,才能降下该降的;不解决短缺问题,就没法解决过剩问题。
库存要么是过多,要么是过少,而且过剩与短缺往往同时出现。为什么?因为造成库存过高和过低的原因相同:计划上的先天不足,执行上的拖泥带水。企业的资源有限:如果你备多了不需要的产品,你就只能在有需要的产品上少备。所不同的是,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不同罢了:供应链看到的是库存太多,销售看到的是库存太少。
供应链要降低库存,自然要从那些库存过高的产品入手。但征求销售的意见,销售的答复往往是你不能降,因为他们看不到库存过高的产品;他们眼睛里都是库存过低而短缺的产品。不解决短缺的问题,就没法解决过剩问题。或者说,要解决过剩问题,首先要解决短缺问题。这就是说,要降低库存,首先要增加库存。或者说,要省钱,首先要花钱。
这看上去有点匪夷所思:我们的库存都那么高了,你还要增加库存?资金这么短缺了,你还要投更多到库存里?所以,很多企业的做法就是你不让我降,我就不给你加库存,销售和供应链互扣人质,陷入僵局。
不过你想想,作为销售部门,他们真的在乎库存高低吗?不在乎----销售的任务是做生意,不是管库存。销售之所以这么深地介入到库存管理,是因为供应链管不好库存,没法有效满足销售的需要;销售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就开始控制过程----库存水位的调整是过程。
那怎么让销售松开手?唯有给他们应得的:解决短缺问题,把该放的库存先放上去。这也是帮助销售建立对供应链的信心。销售对供应链越有信心,就越不介入供应链的库存控制,供应链才会更容易地把该降的降下来。
在那些计划能力强的企业,供应链能够有效满足业务的需求,所以销售更少介入库存控制。在计划能力弱的企业,销售对供应链的信心不足,双方就习惯性地互扣人质:加上去的库存,销售部门有"发言权",不让降;没加上去的库存,钱在计划手里,计划有决策权,就不给加。结果就是该降的降不下来,该加的加不上去,过剩与短缺并存,客户服务水平和库存周转率都不高。而要打开这个死结,供应链计划必须主动走出一步,这是由供应链的服务功能决定的。
其二,少打总库的主意:总库多备,子库少备,降库存的重点在子库。
跟供应链与销售之间的博弈类似,总库和子库、总部和分部之间也存在互扣人质的博弈。
一般的企业采取网络状库存结构:总库补给各个地区库,地区库补给下一级的子库,子库再补给客户,一层一层展开,形成轮毂一样的补给结构。从理论上讲,这种结构便于综合平衡库存、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以总成本最低的方式来达到既定的服务水平。为了方便叙述,我们把上级库都叫总库,下级库都叫子库。
在企业里,总库一般由总部的计划控制,子库由分部的计划控制。总部和分部的关注点往往不同:分部计划离客户更近,经常因为短缺被销售和客户追着,所以更关注客户服务水平;总部计划虽然远离前线的炮火,却不得不在老总和财务的眼皮底下讨生活,降库存的压力一般更大。所以你会经常看到,总部在老总和财务的驱动下,一轮又一轮地降库存;分部在客户和销售的驱动下,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加库存。
总部要降库存,分部不支持,或者阳奉阴违而不了了之。总部对子库的控制力度小,降不了子库的库存,就在总库上打主意,做自己能控制的。但问题是,总库库存降下去了,对子库的补货不够及时,增加了供应的不确定性。作为应对措施,子库的自然举措就是拔高子库的安全库存。
于是你看到,总库降下去些,子库就增加些,虽然增幅没有总库的降幅大,但架不住子库的数量多,总的库存反倒上去了。同时,总库降库存造成的补货不及时,进一步证实了分部"顾虑"的合理性,在后续的降库存上更加不配合。
在总部看来,子库里的有些产品的库存太高,分部不愿降;在分部看来,总库的有些产品库存太低,应该增加,总部的反应也经常是一口回绝。这就导致总部和分部之间互扣人质,该降的不降,该加的不加,陷入恶性循环。
而打开这个死循环的结呢,是在总部手里:你必须在总库先把该加的加上去,才可能把子库该降的降下来。要知道,总部和总库的存在,首要任务是履行其服务子库的功能,就跟供应链职能的存在,首要任务是要满足销售、研发的正当需求一样。
在一个合理的多阶段库存体系里,总库增加库存,提高服务水平,缩短了给子库的补货周期,降低给子库补货的不确定性,子库就能降低安全库存。子库数量众多,每个库降一点,总量就相当可观,除去总库加上去的部分,总体库存还是降低了。但这里的前提是,只有总库加上该加的库存,才可能降下子库该降的库存,总部和总库必须主动走出第一步。
另一种解决方案呢,就是把子库的计划权限收归总部,由总部的计划员统一设定总库、子库的库存水位。这样的话,整体的库存控制和客户服务都由同一组人负责,有助于总库、子库的全局优化。而全局优化的方式呢,就是建立自来水一样的库存体系:随时保持总水塔有水,这样老百姓就不用装满自己的坛坛罐罐----一句话,你还是得在总库多备,才可能在子库少备。
相信有些人还记得,以前很多城市,特别是四线、五线的小城市,自来水厂供水经常不足,或者水压太低,一到用水高峰就没法供水。作为应对,老百姓们家里的盆盆罐罐都装满了水,整个城市的自来水库存反倒更高。你不能要求市民不要存储水----他们的行为是理性的,原因在自来水厂的能力上。等到自来水供应充分了,老百姓们的信心更充分了,自然就没人再去储水了,自来水的整体库存反倒更小。
一个良性的库存系统也应该这样运作。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往往正好相反:总库供给能力不足,各分部就私自囤积库存,走到了极端,连生产线、设计甚至客服都有自己的小仓库,库存更加分散,降低了规模效益,反倒增加了总体库存,降低了整体的服务水平。
其三,少打速动产品的主意:降库存的焦点是高值慢动品。
企业在降库存时,为了很快见效,常见的做法是打速动产品的主意:这些产品流动快,把库存的目标水位降低后,多余出来的库存很快就被消耗掉了,库存也就降下来了。但这样做的问题呢,则是往往降低了这些速动产品的服务水平,影响了销售和客户,激起反弹,不但逼着把原来降下去的加上去,而且把一些本来很充足的库存也给加得更多。
这里的错误是把不该降的库存降了,打草惊蛇,激起"民变":当发现连常用的产品都开始缺货时,销售对库存计划的信心就陡降,于是逼着计划采取纠偏措施,增加库存。面对愤怒的内外部客户,计划最终的解决方案呢,鲜有例外,都是花钱消灾,增加更多的库存了事,不但把那些速动产品的库存又加回去,而且给一些本来没出问题但"可能"出问题的慢动产品也增加了库存。而那些慢动产品呢,很多本来就很少用,需要降低库存。这不,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
要知道,在一般的企业,库存过高、周转过慢的经常是些高值慢动产品。所以,它们应该是降库存的重点。这些产品因为用量低,"偷偷"降一点,销售和客户也不大注意。当然,有人会说,那些慢动但很贵的产品备库存,都是有特定原因的,如果缺货的话问题会很大。我们不是说没问题;我们想说的是不要忘了,库存计划的目标不是100%的服务水平。假定服务水平目标是95%,计划的任务是不但要确保达到95%的目标,而且要确保5%缺货率。这时候,你是缺5分钱一只但每天都用的螺丝钉,还是5万元一台但两年才用一次的发动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