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供应商群整合是供应链管理的热点之一。供应商数量越来越小,采购额越来越集中,从而取得价格优势。以通讯行业的朗讯为例:2003年前该公司有3000多供应商,其中最大的1000个只占采购总额的40%;经过整合,到2003年,关键供应商压缩为60个,采购额占朗讯开支的80%。汽车制造、半导体、家电业、日用消费、国防工业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类似的整合,有些公司把控制占总开支80%的供应商的数量作为一项指标。
凡做采购的人都知道,供应商越多,管理越困难;采购额越分散,价格谈判上越没优势。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供应商?怎么才能整合供应商群?整合后如何才能保证供应商群不再膨胀?下面就讲讲笔者熟悉的北美情况。
供应商为什么那么多?
要整合供应商群,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供应商。只有解决供应商数量增加的根本原因,供应商数量才能降得下来,达到整合的目的。总体看来,供应商过多有几个主要原因:分散采购、多样化设计、公司兼并。
分散采购指各事业部、产品、工厂等有自己的采购部门,不同采购部门之间的联系很少。这样,同一种产品,不同事业部可能用不同的供应商。例如生产农用机械的美国迪尔公司,年销售额达200亿美金,传统上是个分散型公司,很多采购都由各分部支配,采用统一合同、统一供应商非常困难。一个典型的例子:手套。一个实习生走遍十四个工厂,把各个工厂使用的每种手套都收集一付,结果收集到424种不同的手套,由6个供应商供货。即使是同一个供应商,同一种手套,不同工厂的价格都可能不同。如果各工厂采购稍加协调,这种情况就不大可能出现。
不必要的设计多样化是造成采购品种多、供应商多的另一主因。拿摩托罗那为例。该公司一度有60多种型号的手机,不同的型号很少共用电池,造成100种左右的电池,给库存管理、采购带来极大的挑战。外观设计多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消费者可能喜欢不同的样式;而电池纯属功能性部件,设计100种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设计人员互不通气,共用设计件采用不够。
公司兼并是又一因素。大公司兼并,供应商数量动辄增加成千上万,得数年工夫才能"消肿"。兼并后,主流产品的供应商一般都会整合,但非主流的则可能维持现状。另外,供应商选择是公司兼并后势力角逐的延续,舍谁取谁往往很难决定。维持现状的结果就是供应商数量增加。
这些只是多种原因中的几个。跨国公司设施遍布全球,各地、各分部具体情况复杂,统一协调困难重重,有利有弊,不管是采购还是设计。对策很多,大致可归类为集中采购、设计标准化和确立合格供应商清单。
对策1: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是为对付分散采购的弊端,即在公司层面(而不是事业部或产品部)选择供应商,谈判价格,签订协议,然后由各分部去执行合同。例如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美国雪佛龙等设有庞大的公司采购总部,配备一系列分析员,调查、研究市场行情,就公司的战略资源与供应商谈判。电话、电信、车队、旅行、办公用品等是集中采购的首选,因为这些在不同分部之间具有共性。在美国,有些非竞争对手甚至组成采购集团,统一采购,以降低价格,以与共同的竞争对手抗衡。例如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应用材料是整个行业的龙头老大,年销售额在100亿美金左右,采购额大,有价格优势。小一点的竞争对手(销售额在几亿到二十几亿美金之间),如Lam Research、Novellus、KLA-Tencor等就组成采购集团,就共同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与供应商谈判,以与应用材料抗衡。
集中采购的过程自然而然就整合了供应商群。但是,它增加了控制却降低了灵活性。所以,集中采购有个度的问题。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没有迹象表明大公司的采购是向集中还是分散采购方向发展。更多公司采用的是混合模式,即对有共性的产品和服务集中采购,其余的则分散采购。笔者的感觉是,成本压力大时,公司趋向于集中采购;新产品、客户服务压力大时,分散采购则更流行。但不管采用哪种采购方式,目的都得与公司的战略重点结合,而不是为整合供应商而整合供应商。
对策2:标准化
标准化是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多样化,采用标准件,以减少采购品种和供应商数量。
有这样的情况,但不多:同样一个部件,公司从几个供应商那里采购。更多的情况是,功能差不多的零件,却有很多种设计,因而就有很多供应商。例如上面提到的迪尔公司,一种农用机械的车灯竟然有几十种设计。农用机械以实用为主,用不着这么多种的设计。那什么造成设计多样化呢?不同的设计部门、产品部门不通气、通用设计不共享、公司兼并等是主要原因。那把这些车灯标准化成有限的几种后,每种的采购额大幅提升,供应商数量大幅减少,价格自然降低不少。这样的标准化需要设计部门配合,往往周期长,难度大。例如摩托罗拉的手机电池,最终从60多种设计统一到5种,相应地供应商数量也大幅下降。但公司得专门成立一个电池委员会,负责人就是后来的首席采购官,可见公司对标准化的重视,也反映了部门协调难度之大。
有些标准化则不需要牵扯设计。例如迪尔公司的手套案例中,研究小组把424种手套带到一个个工厂去展览,要求工厂主管发表意见。手套就是手套,它并不能使产品与众不同,只要它能保护工人的安全即可。形象生动的案例使得大家达成共识,一个跨越多厂的战略采购计划应运而生,424种手套被缩减为24种,六个供应商被整合为1个,手套价格减半。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引起决策层的注意,在于它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决策层清楚地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采取行动。
对策3:合格供应商清单
供应商数量失控,与设计、生产、采购部门随便采用供应商有关。例如有些供应商与设计人员刻意搞好关系,在采购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提供样品,等发现已经太晚,该供应商已经被设计进产品了。生产、采购人员也可能根据喜好采用自己的供应商。
这些都可以通过合格供应商清单来控制。合格供应商清单也是供应商准入制度。单子上的供应商,公司各部门可自由选择;但是,如果要采用单子外的供应商,就得有足够的理由。对于传统上分散采购的公司,尤其是规模大的公司,合格供应商清单的达成本身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针对采购对象,在公司层面成立采购委员会,是促成共识的一种方法。
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光靠制定政策
不管是集中采购、标准化,还是制定合格供应商清单,看上去都不是惊人之举。那么,供应商群整合为什么困难重重,甚至屡屡失败呢?依笔者看来,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光制定政策。
先看是解决谁的问题。供应商群整合首先解决地是采购的问题:采购要一轮又一轮地降价,采购想减少工作量,采购想获得更好的服务。这些不一定是别的部门的问题。例如设计部门需要供应商出货速度快,至于能否支持量产则无关紧要;生产部门要求交货准时,质量可靠,价钱多贵与他们无关。作为采购部门,如果只想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制定政策,注定要失败。举个笔者亲身经历的例子。
笔者刚进公司不久,就遇到管理机械加工件的同事作报告,主题是供应商群整合。他的处境也够有趣:两三千万美金的采购额,却有四五十个供应商。分摊下来,对哪一个供应商也没有绝对支配权。到哪儿去降价、要折扣?年复一年的成本节省指标,如何实现?同事是个美国黑人,光头,体格如NBA的球员,健谈如国会山的议员。一番慷慨陈词,听者动容。但两年之后,问题如旧,症结何在?设计人员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原来他的合格供应商清单是围绕量产要求制定的。这些供应商规模大,"船大难调头",交货速度没有小公司快。公司的按时交货率又偏重于量产件。例如达到95%就算优秀,但迟到的5%大都是设计部门的新产品,那么对设计部门来说按时交货率就只有20%到30%。于是他们就以各种借口采用清单外的供应商。那些供应商为拉生意,就刻意满足设计人员的要求。于是他们得到新产品。但转入量产,黑人同事的控制能力增强,便尽量把生意移到合格供应商处(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零件可以换供应商)。没达到期望,那些非合格供应商就不再积极支持新产品开发,没被移走的那些零件往往量小生产难度大,成了他们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日后的质量、交货问题埋下伏笔。而设计部门就得再找"愿者上钩"的供应商。于是开始下一轮的游戏。供应商的数量也就在这一轮又一轮的游戏中膨胀。
相反,机箱类供应商管理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先是设立新产品按时交货率,要求供应商不得低于95%,这样以满足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人员的需要。然后明确规定,任何零件,多家询价,一次发标。那意味着如果不支持新产品开发,供应商就得不到任何新生意。这下合格供应商们慌了,因为不再是以前的"不管别的供应商怎么争,到了量产还归我"。于是纷纷指定专门生产设备、分配专人来支持新产品开发。几个月下来,新产品的交货率也稳步达到90%以上,有些供应商甚至达到100%。设计人员得到他们想要的,就用不着找别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也一次招标就获得生意;采购人员也通过多家询价确保价格合理,可谓是一举三得。随着时间流逝,那些"鸡肋"型供应商因其产品逐渐被淘汰,供应商群就自然被整合。
上面的例子尽管太偏重生产型企业,但有其普遍意义:第一,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公司,供应商群整合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定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要通过满足各方的正当需要来缩减供应商数量。光制定政策,不解决问题注定是要失败的。第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看上去动辄千百万,甚至上亿的供应商整合方案,都得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零件。每个零件都不能忽视,否则只是空洞的战略一个,注定要失败。相反,供应商数量的失控,也正是从这一个个的零件开始。防微杜渐,就得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本文发表在《物流管理》2007年8月号。请勿转载。
每一篇文章都让我学习到很多的东西,谢谢!也希望能看到你更多的文章。
平时有想到这些东东,但总是没有细想下去,看了之后才感觉正是所要看的东东,爽!经常这样"洗洗"脑,好处还是挺多的......
我是一个小采购,天天催料觉得特别没前途,看到你的文章真的很开阔视野,也坚定了继续努力做这个职业,很高兴发现了这里。多谢!
目前我所面临的情况大致就是上述那样,供应商臃肿,但是还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办法来进行整合。其实,每个企业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要想达到一个目的,还得看有没有实力来解决它,因此提高效益是一切问题的核心。在这里得到很多经验和理念,谢谢。
作者文章有战略眼光,也不失战术技巧,确定不错:受益.
写的不错值得学习
在汽车行业,有一种方法是把以前从二级或三级供应商的采购都分包给一个一级供应商,如此一来,汽车生产商就不必再与二三级供应商直接打交道,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的一级供应商上来。
另外使用采购卡也能有效地减少一些零散的供应商,不过这主要涉及非直接采购类,如办公用品,MRO维修零件之类的。
通常的系统套路是分析每一类商品的特点,然后根据几个纬度,如采购该产品的价值大小,数量,与公司战略的相关性,来决定该类供应商数量的规模,以及对应的采取与供应商的关系,此类的模型比较有名的是,kraljics 模型。
虽然我不做采购,但觉得特别有道理哦.
看后深受启发,让我对整个公司的运行操作也有了一点了解。
我是个汽车行业的产品资源经理, 管理的供应商众多,而又经常发现资源不足。这里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谢谢!
是的 经常发生在身边的现象,一般人都没有深入的去思考探索,以后不光向你学习,自己也要在工作中自我提高
刘先生的阐述确实其中制造企业的要害。提出的解决办法也是笔者所深有同感的。但目前很少有多少大的集团公司能够很好地关注并下大力气去整合,往往停留在口头政策或一味给下级采购部门施压,忽略了公司整体行动和政策的导入,造成采购停留在表面做一些向文中黑人同时那样的口头文章或“曲线救国”对策,设立所谓“一次性”供方,游离于供方清单“ASL”之外。这种现象在按图加工的非量产行业特别明显。有无高招?
我们公司是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而且很多元件都是产自于欧洲的德国和意大利,国内的代理商价格很高,所以有时不得不直接从生产商购买,这样就导致我们的供应商越来越多,而本土化替代的东西设计又不认可,供应商很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