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现场公开课(第500-510期)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1/8,周三);深圳(1/15,周三)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1/9,周四);深圳(1/16,周四)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1/10-1/12,周五、六、日);深圳(1/17-1/19,周五、六、日)

详情请垂询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

预测:看上去对不对?

| 评论(11)

提起预测,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数理统计方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几十种,绝大多数都有同一假设:历史会以一定的方式重演。数理统计的误区也正好在这里:市场变化复杂,产品更新换代迅速,消费者爱好、流行趋势难以捉摸,发生过的与未发生的关联度并不一定有多高,尤其是在单件产品、单个销售点、短期预测的情况下。套用股市中常用的免责声明,就是"过去的绩效并不代表未来回报"。不管是多好的工具、多精致的模型,都很难纳入难以量化的变量,即经验与直觉。模型得出的预测,准确与否都得过直觉这一关:看上去对不对?

Guillermo Juvera.jpg重视直觉并不代表不要分析数据,直接拍脑袋。用日立供应链管理副总裁Guillermo Juvera的话,就是always start with fact(永远从事实开始)。简单地说,有没有数据?有没有分析模型?有没有做分析?例如对零售业来说,关键数据就是销售点的销售量。用移动平均法呢还是季节调整趋势?不管什么方法,预测模型给你提供了一个基准点。这个基准点是基于事实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融入直觉和经验,得到最终预测。

其实,分析数据也是在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分析的过程就是关注细节的过程。例如二战期间,有一位美国将军制定战略行动之前,总是要求参谋部预测几周以后的天气情况。以当时的气象预报水平,预测几天之外都有困难,预测几周、几个月则与投硬币没区别。但将军还是乐此不疲,因为他的目的不是知道天会下多大的雨,刮多大的风;他的目的是促使部下深入了解细节,制定各种应对方案。此外,尽管过去不代表未来,但历史数据确实包含着很多信息和智慧,应该通过分析来获取。这就如股市分析中,人们为什么那么热衷分析历史数据了。

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不从实际出发、不分析数据、不做预测则更错。

永远从事实出发,下一句是以直觉判断结束:这预测看上去对不对?从流程的角度讲,模型只是提供基本预测,下一步应该是拿这基本数据给销售、业务等,征求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往往知道很多模型不知道的东西。人的头脑是最复杂也是最精致的处理器,处理的结果往往是直觉。专家、业内人士浸淫某个行业多年,经验判断往往挺准确。预测的最大挑战往往不是选用什么模型,而是如何把人的直觉融入预测过程和结果中去。

Si Gutierrez.jpg

那么,如何判断预测看上去对不对?用Netgear的供应链副总裁Si Gutierrez的话,就是你能不能解释预测结果(can you explain it?)。例如历史销售额为100件,这个季度预期增长10%,推销计划预计在这个季度增加销量2%,但在下个季度会减少1%。综合起来,本季度的预测就是112件。这种解释非常直觉。有些人喜欢用复杂模型、多种假设,导致预测过于复杂,预测结果远离直觉和经验,没法很直观地解释预测结果。这种预测就变成了数字游戏,实际应用意义不大。

能不能解释也是在验证预测的假设。任何预测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假设是方向性决策。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往往是假设出了问题。执着于数据模型却忽视假设的预测值得怀疑。预测部门的悲哀就是花了太多的时间寻找模型,而不是挑战、验证假设。

笔者注:2009年4月,IE Group在旧金山举办的高科技预测与规划峰会,我去参加。有趣的是,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两位主讲人不约而同地提到预测是不是看上去对的问题(does it make sense)。其实这是预测必须面对的问题。华丽的模型、多元的预测变量、各种各样的假设,很多时候都是舍本逐末。真正的试金石不是尺码,而是脚--你得通过直觉这一关。没法以直观、外行人都能懂的方式解释的预测注定不是好预测。

IE Group的这次活动挺不错,主讲人大多是大公司的副总裁、总监,讲的都是非常实用的东西。幻灯片和全程录像可在网上下载

IE Group准备在09年10月份在上海举办类似的活动。请拭目以待。

25年1月供应链系列现场公开课

围绕我的系列畅销书,我设计了系列精品课程,2025年1月份(第500期-510期培训)正在报名。


  1.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1/8,周三);深圳(1/15,周三)
  2.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1/9,周四);深圳(1/16,周四)
  3.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1/10-1/12,周五、六、日);深圳(1/17-1/19,周五、六、日)

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报名详情咨询请联系我的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电邮[email protected]

我有微博、微信(scm-blog),也在LinkedIn上,欢迎加我,随时沟通。更多联系信息见此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评论(11)

看来,仿佛是一个很哲学的问题,却有很现实的意义,我现在试图分析销售预测模型、以及针对销售预测结果和库存结构分析,来得到采购建议,在做这一工作中,我对文章中的观点深有体会。越往下分析,感觉分析纬度、可变因素越来越多,计算逻辑越来越复杂,使得理解这些越来越困难,甚至有时找不到语言可 以来描述。这样的结果,往往无法准确评估,我试度从抽像的哲理角度找到解决之道,看了本文之后,觉得还任重道远。如果有人能用一套哲理来给出一个解决思路,那不仅对经济界,而是整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期待能在这块获得更多进步和收益

学习学习!

经常关注你关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文章,受益匪浅!

针对预测的理论论述,最近正在读《黑天鹅》,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些比较独特的观点。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看看。

预测要分产品, 以及参考生命周期, 同类型的新产品可以参考旧品的曲线.

在Demand forecasting & planning滚爬了许多年,对文中的说法深有体会,无论你对历史数据做过多少种技术分析,最后一定要过一关“does it make sense ?"

赞同!在推进自动补货系统,首先要定的一个模块就是需求,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预测,如何做预测才能准确?不同产品类型、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预测模型。而判断我们选取的预测模型是否恰当的标准,往往最后的落脚点就是我们的经验判断。

10月份在上海有类似的活动吗?要是有机会参加多好呀 我亦拭目以待!

听了刘老师的意见,正在积极将职业领域向FORCASTING和LOGISTIC扩展,学习中。。

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

评论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最近评论

  • Jacky MA: 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 详细>>
  • 吴梦琪: 听了刘老师的意见,正在积极将职业领域向FORCASTING和LOGISTIC扩展,学习中。。 详细>>
  • Rachel: 10月份在上海有类似的活动吗?要是有机会参加多好呀 我亦拭目以待! 详细>>
  • Rachel: 赞同!在推进自动补货系统,首先要定的一个模块就是需求,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预测,如何做预测才能准确?不同产品类型、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预测模型。而判断我们选取的预测模型是否恰当的标准,往往最后的落脚点就是我们的经验判断。 详细>>
  • Yueling Li: 在Demand forecasting & planning滚爬了许多年,对文中的说法深有体会,无论你对历史数据做过多少种技术分析,最后一定要过一关“does it make sense ?" 详细>>
  • Margaret: 预测要分产品, 以及参考生命周期, 同类型的新产品可以参考旧品的曲线. 详细>>
  • Jerry Zhao: 针对预测的理论论述,最近正在读《黑天鹅》,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些比较独特的观点。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看看。 详细>>
  • 华南采购与供应链: 谢谢刘老师的分享 详细>>
  • 火会燎: 经常关注你关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文章,受益匪浅! 详细>>
  • 火会燎: 学习学习! 详细>>

关于此日记

此日记由 刘宝红 发表于 2009-05-28 22:37May 28, 2009 10:37 PM

此Blog上的上一篇日记国外电子采购平台在中国企业的使用情况

此Blog上的下一篇日记战略转型中的供应商开发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