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现场公开课(第500-510期)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1/8,周三);深圳(1/15,周三)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1/9,周四);深圳(1/16,周四)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1/10-1/12,周五、六、日);深圳(1/17-1/19,周五、六、日)

详情请垂询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

学点新东西

| 评论(10)

几年前,我去旧金山,参加IE Group举办的高科技企业计划和预测峰会。一天时间,听业界的同行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加上自己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实践,顿觉茅塞顿开,很多东西都理清了,例如"由事实/数据出发、由判断结束"的决策流程、预测的三原则、预测与计划的关系等,都是在那次峰会后整理出来的。本来纷繁复杂的预测与计划,在这几个简单原则的指导下,有条理多了。这些简单原则算不上创新,但算得上是从"术"向"道"的提升。而职业人士,尤其是有一段工作经历后,一大挑战就是完成这一提升。你可以在工作中总结、学习,通过原始积累的方式来完成;借助外力,例如高水平的峰会和培训,无疑会加速这一转变。

这些年在硅谷,遇到很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包括我自己的mentor。他们大都在35到45岁之间,就升迁到副总裁的职位,负责一个大部门。他们的工作经历大致都在15年左右。15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尤其在复杂度很高的领域,例如多种少量行业,做过四五个职位,每个三四年,正常人也就是在"术"的层次做精。那这些精英们是怎么上升到"道"的层次,担负领袖的角色呢?借助外力、不断学习别的公司、别的行业的好做法是一大原因。

在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公司呆久了,一般人对这个行业、这个公司的独特性理解地很深,这是好事;但也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把共性的东西给丢了,对别的行业、公司的做法较为抵触,总认为不适合本公司的"国情"。用英特尔提醒自己的员工的话讲,就是要避免NIH(Not Invented Here;不是在这里发明的)。既然"不是在本公司发明的话",就不能用在本公司。结果就是越来越封闭,坐井观天,职业发展受限制。

精英经理人们相反。他们更愿意学习别的行业的做法,参加高端峰会、培训,获取新的知识。都说知识没法替代经历,但在有了一定经历的时候,知识就更容易内化,成为类似经历的积淀,帮助一个人从"形而下"向"形而上"转变,也就是从"术"向"道"的转变。时间有限,你没法光靠自己的经历来学习。这些外来的知识,或者说别人的经验,可以帮助一个人"通用化"自己的经验,就如打通武林高手最后一道关的独门秘籍。当一个人完成"道"的转变后,横向就能在不同的职能、公司流动,纵向就能胜任更高的领导职位。

我的mentor三十多岁就负责一个大公司的采购与供应链部门。在美国,这算晋升地非常快。与他手下的那些总监和高级总监们比,他是最年轻的。他的出色,一方面来自杰出的领袖才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不断的学习。他每年花80小时以上,参加培训、出席会议、到大学深造等。80小时看上去没多少,其实是两周,而一年52周,真正工作的四十多周。拿出两周多来做这些看上去没什么直接效益的事,需要勇气和决心。正因为这样,他的经历其实远超同龄人,能够同时转入不同的行业,并承担一个职能的最高领导职位,并不是偶然。

最近5、6年来,我大致每年花三四个星期来国内,参加会议、做报告、访问客户,跟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同行交流。这是段非常充实的学习经历。如果说MBA教育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这段交流帮助我从更高层次来看待问题。这些都反映在我的新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中。自该书在2012年1月份出版以来,我就开始定期做培训,走以教代学的路,半年时间,《从供应链的角度解决采购的热点问题》培训已经推出4次(每次的名字有所不同)。最愉快的是能跟几百名学员面对面沟通,帮助他们从"道"的角度提升的同时,自己也了解到不同行业的挑战和做法;最揪心的是看到一些学员因为经费、公司的官僚审批流程太长等问题没法来学习。我不想任何学员因为这些原因而失去学习机会。我不以培训为生,所以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如果你确实有困难,告诉我,让我们共同想方案来解决。

free counters

25年1月供应链系列现场公开课

围绕我的系列畅销书,我设计了系列精品课程,2025年1月份(第500期-510期培训)正在报名。


  1.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1/8,周三);深圳(1/15,周三)
  2.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1/9,周四);深圳(1/16,周四)
  3.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1/10-1/12,周五、六、日);深圳(1/17-1/19,周五、六、日)

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报名详情咨询请联系我的助手党琪:182 1756 2014(微信同),电邮[email protected]

我有微博、微信(scm-blog),也在LinkedIn上,欢迎加我,随时沟通。更多联系信息见此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评论(10)

Bob 讲的入情入理,除了专业外,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学点新东西,认识几个新朋友.挺好.

刘先生远远超越了“两语人才”,我觉得是“三语人才”:英语+供应链+表达力。我的感觉,刘先生的专业文章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穿透力。
虽然自己还没有资本去参加高端峰会、培训,但有www.scm-blog.com这样学习平台和刘先生的无私奉献,足诶!
正如令刘先生所揪心的是,自己因为经费、公司的官僚审批流程太长等问题没法参加刘先生的培训,希望机会到来。

补充上一回复:
多想一下,心里越不好受,所以想多写几句。刘先生7月份在深圳的培训,我极想参加,打印好培训的宣传给上司看,但几次尝试终得不到批准,上司给出一句“这样扫盲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学习的,部门预算得花在刀刃上”(部门还有一些培训预算)。

刘老师说的我有体会:多学习别的公司,别的行业一些东西,开阔眼界,的确是能让人进步很多。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从去年开始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手头的那点活,而是开始有意识的寻找一些供应链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包括定期浏览刘老师的“供应链管理专栏”,也是从去年才开始的。一段时间过去以后,发现自己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方面,头脑会更加清晰,有些事情也能想得更加明白,这是一个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回过头来,总是感叹自己这种学习开始得太晚。这几年非常不足的是培训太少,听说今年底有可能会给我们中国区供应链的人员进行CPIM方面的培训,很期待。

Bob说的让我很有感触。自己工作时间也不短了,学习的动力也慢慢下降,觉得工作上的事情还能处理,有时也不知道要往那方面去学习。每次看Bob的文章都让自己觉得应该坚持学习下去。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刘老师您好:

首先非常钦佩您的务实和真诚的为人精神,在现在中国经济利益为背景的前提下,您的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您的文章给我们工作一段时间群没有提升的人很大的鼓舞,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同时加入反思的力度,可能能更好的知道我们的职业发展。本人曾参加过CIPS 北京的年度峰会,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我也是定期看Bob的文章,而且也是隔些时间再反复拜读,往往有不同的体会和醒悟!真的非常感谢Bob的分享!

感同深受!我转行三次,悟入道界却没人懂赏识这方才能,
只因为学历低,就被鄙视只能屈咎于每月三千元的主管待遇!这是国内各行管理层次
管理理念落后导致的悲哀更是人事人才缺乏的写照!
很矛盾,如果我一直在原公司至少依然是高管,可是理念必然朦胧。
而转战几个公司后,虽然都是小公司做高管但经历和锻造了自己非常多的能力和预测及供应链管理意识!可想再到大公司,发现没人能认知这是多重要,而学历又是第一感官和评判标准,真是悲哀!不过认识您很荣幸!

刘老师,我刚做物流管理一年时间,以后打算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现在这份物流管理的工作主要就是仓储管理
、库存管理,不知道该怎么着手进行供应链的学习。请刘老师指教。

入情入理,“活到老,学到老”,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自己的改变的!
感谢刘老师精彩的分享,更尊重刘老师思想上的崇高!

评论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最近评论

  • 龙雷之火: 入情入理,“活到老,学到老”,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自己的改变的! 感谢刘老师精彩的分享,更尊重刘老师思想上的崇高! 详细>>
  • 朱月梅: 刘老师,我刚做物流管理一年时间,以后打算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现在这份物流管理的工作主要就是仓储管理 、库存管理,不知道该怎么着手进行供应链的学习。请刘老师指教。 详细>>
  • 陈士华: 感同深受!我转行三次,悟入道界却没人懂赏识这方才能, 只因为学历低,就被鄙视只能屈咎于每月三千元的主管待遇!这是国内各行管理层次 管理理念落后导致的悲哀更是人事人才缺乏的写照! 很矛盾,如果我一直在原公司至少依然是高管,可是理念必然朦胧。 而转战几个公司后,虽然都是小公司做高管但经历和锻造了自己非常多的能力和预测及供应链管理意识!可想再到大公司,发现没人能认知这是多重要,而学历又是第一感官和评判标准,真是悲哀!不过认识您很荣幸! 详细>>
  • Henry Xu: 我也是定期看Bob的文章,而且也是隔些时间再反复拜读,往往有不同的体会和醒悟!真的非常感谢Bob的分享! 详细>>
  • Kevin.Wang: 刘老师您好: 首先非常钦佩您的务实和真诚的为人精神,在现在中国经济利益为背景的前提下,您的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您的文章给我们工作一段时间群没有提升的人很大的鼓舞,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同时加入反思的力度,可能能更好的知道我们的职业发展。本人曾参加过CIPS 北京的年度峰会,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详细>>
  • Julia: Bob说的让我很有感触。自己工作时间也不短了,学习的动力也慢慢下降,觉得工作上的事情还能处理,有时也不知道要往那方面去学习。每次看Bob的文章都让自己觉得应该坚持学习下去。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详细>>
  • Yolanda: 刘老师说的我有体会:多学习别的公司,别的行业一些东西,开阔眼界,的确是能让人进步很多。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从去年开始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手头的那点活,而是开始有意识的寻找一些供应链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包括定期浏览刘老师的“供应链管理专栏”,也是从去年才开始的。一段时间过去以后,发现自己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方面,头脑会更加清晰,有些事情也能想得更加明白,这是一个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回过头来,总是感叹自己这种学习开始得太晚。这几年非常不足的是培训太少,听说今年底有可能会给我们中国区供应链的人员进行CPIM方面的培训,很期待。 详细>>
  • Vista Rao: 补充上一回复: 多想一下,心里越不好受,所以想多写几句。刘先生7月份在深圳的培训,我极想参加,打印好培训的宣传给上司看,但几次尝试终得不到批准,上司给出一句“这样扫盲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学习的,部门预算得花在刀刃上”(部门还有一些培训预算)。 详细>>
  • Vista Rao: 刘先生远远超越了“两语人才”,我觉得是“三语人才”:英语+供应链+表达力。我的感觉,刘先生的专业文章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穿透力。 虽然自己还没有资本去参加高端峰会、培训,但有www.scm-blog.com这样学习平台和刘先生的无私奉献,足诶! 正如令刘先生所揪心的是,自己因为经费、公司的官僚审批流程太长等问题没法参加刘先生的培训,希望机会到来。 详细>>
  • Alice : Bob 讲的入情入理,除了专业外,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学点新东西,认识几个新朋友.挺好. 详细>>

关于此日记

此日记由 刘宝红 发表于 2012-08-15 00:13August 15, 2012 12:13 AM

此Blog上的上一篇日记从供应链管理看企业的兴衰

此Blog上的下一篇日记张天望的系列故事:报表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