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神容易送神难,剥离重资产要克服重重障碍。
请神容易送神难,剥离重资产要克服重重障碍。德国有位博士研究生和她的教授一道,做了详尽的文献阅读,总结了一系列的障碍[1],结合我的个人体会一并分享给大家。
其一,资产持有时间越长,越专用,越在特殊的行业、特殊的公司或特殊的地方,就越难以剥离;如果剥离的话,企业立即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IBM的芯片制造就是这样的例子:IBM在多年尝试后,最后不得不倒贴15亿美元,才把在美国的芯片制造厂脱手给格罗方德。
你现在就知道,如果你是一个五线城市最大的那条鱼,主业是炼焦,一路扩充到炼铁,炼钢,发电,资产越来越重,专业越来越特殊,这些专用资产要脱手,何其困难!这就是很多本土企业的挑战:一边是诱惑太多,加法容易;一边是退出无门,减法难做,这业务就越来越杂,资产也越来越重。
其二,股权越集中,相关业务就越难以剥离。这是因为股东之间的制衡力度不够。比如创始人有绝对的控股权,是他自己几年前决定垂直整合,他才不愿意剥离重资产,否定自己,给别人"何必当初"的口实呢。CEO的任期越长,越不愿意剥离不良资产,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任期越长,职位越稳,越难制衡,就一再把好的钱扔到坏的钱上,用一个错误纠正另一个错误。
这些人既做球员,又做裁判,缺乏基本的制衡。在企业整体盈利尚可,能够掩盖损失;或者虽然盈利不及期望,但市场认可的情况下,尤其难以剥离低效的重资产。亚马逊、京东的自建物流就是这样的例子,不同的是京东物流既不赚钱,也没法支持市值上升,刘强东已经启动剥离进程;而亚马逊呢,只要股价继续飙升,贝佐斯还会坚持些年月。
其三是惰性,或者说惯性。企业的规模越大,从业年限越多,惰性也就越大。绩效不好,但恶化的速度相对较慢,甚至有所改善,剥离的可能性就越小。相对而言,北美企业的惰性较小,快刀斩乱麻,不良资产的剥离较快;日本企业的瞻前顾后,惰性更大,决策速度就更慢[2]。大型国企、央企跟日企有点像,需要国家层面的"去产能"政策来推动,关停并转那些竞争力不足的多余产能。
有些资产虽说不良,但有特定的战略重要性,比如支持快速成长,支持新市场、新产品,对战略客户重要等。在企业里,任何时候都有一半的资产低于其平均投资回报率,所以财务指标不能成为唯一标准,导致把孩子跟脏水一起倒掉。不过要知道,重资产和库存一样,放在那里都是有原因的,很容易归因于某个"战略"。所以"战略"很容易被滥用,成了重资产剥离的战略性障碍,成为人们包脓养疮,对不良资产迟迟不作为的保护伞。
管理性障碍指信息不对称、目标冲突等带来的决策流程问题。信息不对称,管理者没法真正识别不盈利的资产;目标冲突,管理者不愿做出剥离决策。经济越不发达,信息一般也越不对称,外人也更可能不知道企业运作的好坏,而剥离不良资产呢,则无异于在自爆家丑,降低外界对企业的信心,这也影响了企业对不良资产的剥离。
另外,经济越是不发达的地方,人们越偏好"资产",不良资产的剥离难度也越大。我想几十年来,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给这些地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让人心里感到踏实。当然,在相对封闭的内地,剥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更大,剥离后的资产处理价也更低,也让很多内地企业在不良资产处理上畏手畏脚。
[1] Thirty Years After Michael E. Porter: What Do We Know About Business Exit? by Carolin Decker and Thomas Mellewigt,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 May issue 2012.
[2] 我一直觉得(之所以用"觉得",是因为我一直没法找到相应的数据),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一大原因是经济增长出现拐点以来,一直没有能够跟做出实质性的改变,比如彻底地处理重资产和冗员问题,结果让过去把未来扣做人质。这点从那些顶尖企业的表现上可以看出。比如丰田和本田的固定资产、库存周转率一直在走下坡路。而美国企业呢正好相反:一旦绩效表现不好,就快刀斩乱麻,处理重资产、库存和冗员问题,然后就轻装上阵,浴火重生。中国的民企更接近美国企业,央企、国企有点像日本企业。
刘老师,京东和亚马逊自建物流的本意是提供差异化服务,那如果剥离了这个业务,岂不是也会逐渐失去本来引以为傲的差异化服务从市场竞争中落败吗?
任何差异化都有成本。如果差异化带来的好处没法抵消成本,不赚钱的话,这就不是股东希望的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