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现场公开课(第509-518期)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3/12,周三);深圳(3/19,周三)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3/13,周四);深圳(3/20,周四)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3/14-3/16,周五、六、日);深圳(3/21-3/23,周五、六、日)

详情请垂询助手吴珍桢:177 2795 9069(微信同)。

模块化与外包的关系

| 暂无评论

我对模块化与外包关系的最初理解,源自2009年的一个外包项目。

2008年金融危机后,需求放缓,产能利用率降低,制造企业的重资产问题就很严峻,有个千亿级的家电巨头就推动外包。这是彻底改变供应链的结构:原来是自制,是自己的工厂;现在要外包,是外面的供应商。这看上去是个采购的任务,找个供应商做不就得了吗?事情远非那么简单:外包是改变供应链的结构,从原先垂直整合的集成式供应链,改变为外包下的模块式供应链,这要求产品也要做调整,即由原来的集成式设计,改变为模块化设计。

该企业历来采用集成式设计,对应的就是集成式的制造:买来一堆零件,在自己的生产线上一个个组装起来。现在要外包,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长期以来只制造零部件,其专业度一般聚焦特定领域,只能有效应对相应领域的零部件,而不能做整个产品。特别是成品的集成、测试一直由案例企业这样的主机厂做,供应商没机会做,得不到锻炼,自然就干不了,颇有点"老子不死儿不大"的意味。案例企业的竞争对手倒是有能力集成、测试,但成本高,在经济上不划算;从商业关系的角度,案例企业也不愿意给竞争对手业务。

那怎么办?化整为零:把产品设计成不同的模块,外包给不同的供应商,最后要么是自己,要么是让组装供应商来整合、测试。对于这么大的企业,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多的产品线,那么多的产品型号,要重新设计;针对每个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接口,要制定具体的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这后面的工作量实在惊人,还不说即便每个模块达到了标准,并不意味着组合到一起的成品就能达到设计标准。

打个比方,集成式设计就如中医,或者说东方思维下的一揽子方案,我们大概知道每个零部件的作用,但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接口、规范不清楚;模块化就如西医,需求、功能、性能能够层层分解,详细描述,每种成分的因果关系都一清二楚。从中医到西医是个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大的资源投入。

再打个比方,集成式就如 "吃大锅饭",模块化就如"包产到户"。管理能力弱的时候,没法清晰地分解、描述规范和绩效,就只能是一笔糊涂账。外包的难就难在首先得打破"大锅饭",把帐算清楚:产品设计上的"大锅饭"要能够"分灶吃饭",制造工艺上的"大锅饭"也要能够分解、描述,这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就拿前面讲到的泛林研发来说,当年要外包生产,研发部门投入大量的资源,先后花了一年多时间,从设计的角度来明确不同模块的验收标准,这还是在产品本身已经模块化了的基础上。如果要把集成式的老产品重新模块化设计,以支持后续的外包,所需设计资源之多,几无可能。

所以,对于这个家电商来说,外包的焦点也很快地由有没有合适的供应商,转移到产品的模块设计化上来了。

本质上,模块化和外包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前者属于设计范畴,后者属于经济和管理范畴。理论上,你可以外包生产,但不模块化设计(把整个产品外包);也可以模块化设计,但不外包生产(把模块也自己做)。但在实践中,外包与模块化经常并肩而行:外包的诉求驱动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让外包更加可行。

外包与模块化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乃至于模块化成为外包的代名词,在劳工关系敏感的地方尤其如此。

比如在海尔当时推动生产外包时,经常听到的是模块化一词,而不是外包。后来读英语文献,也看到同样的叫法。我想这有两大原因:其一,大多情况下,模块化设计是外包的前提,这样称呼有助于企业层面建立正确的认知,驱动产品设计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支持外包;其二,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制造起家的公司,外包总是件敏感的事,这样称呼避免触动太多人的神经,特别是那些直接受到影响的人。

在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把模块化等同于外包,外包等同于流失工作机会。于是模块化成为一个敏感话题,工会一有风吹草动就激烈反抗。比如当通用汽车的一位副总宣布,要把卡迪拉克做得更加模块化时,工会就威胁要罢工。这位副总最终被换到别的岗位,卡迪拉克的模块化也就不了了之。但抗拒归抗拒,铁血的管理层还是想方设法外包,包括拆分剥离零部件制造(比如通用剥离德尔福)。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双双破产,也正好借机"清零",摆脱全盛期跟工会签订的苛刻合同 。

产品刚开始的时候,比如早期的汽车,一般是集成式设计,对应的是垂直整合集成式制造。如图1,以此为起点,企业有多种可能:为了提升效率、满足多元化需求等,设计上开始模块化,但制造上还是垂直整合,这是路径①;垂直整合在成本、效率上没有竞争力,那就外包生产制造,但产品仍旧是集成式设计,即路径②;产品设计上模块化,生产制造上外包,追求效率、成本与灵活度的最优化,这就是路径③。这三条路都有企业在走,一条并不是另一条的先决条件。图片1.png

图1:模块化与外包的关系

出处:Modular strategies in cars and computers, by Mari Sako and Fiona Murray, 1999. 有微调。

产品结构相对简单时,模块化与外包没有必然关系。比如产品以集成的方式设计,还是可以找代工商来做。在这种情况下,外包更多的是个寻源问题,采购和供应链是主力。但是,当产品结构复杂时,比如汽车、飞机,模块化可以说是外包的前提。这时候,从集成式到模块化设计可不简单,设计职能面临的挑战,往往比采购在寻源上的更大。

25年3月供应链系列现场公开课

围绕我的系列畅销书,我设计了系列精品课程,2025年3月份(第509期-518期培训)正在报名。


  1.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1天)上海(3/12,周三);深圳(3/19,周三)
  2. 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1天)上海(3/13,周四);深圳(3/20,周四)
  3.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3天)上海(3/14-3/16,周五、六、日);深圳(3/21-3/23,周五、六、日)

更多信息请点击链接,报名详情咨询请联系我的助手吴珍桢:177 2795 9069(微信同),电邮[email protected]

我有微博、微信(scm-blog),也在LinkedIn上,欢迎加我,随时沟通。更多联系信息见此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篇文章:wwwscm-blogcom

评论

畅销专著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gh cost, high inventory, heavy asset solutions

畅销经典

  •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关于此日记

此日记由 刘宝红 发表于 2021-10-08 21:23October 8, 2021 9:23 PM

此Blog上的上一篇日记如果考核准确度,一线销售能否做好预测

此Blog上的下一篇日记过激反应,短缺最后总是以过剩收尾

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