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设计定型后,库存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需求预测的准确度。预测做得越早,信息越不完善,预测的准确度越低,相应的库存风险也越高。其二,生产工艺的质量风险。虽说产品设计定型了,生产工艺也经过了初步验证,但从小批量的验证,转入大批量的生产,变动还是相当大,带来相应的风险。比如小批量验证期间,主要工艺是手工;大批量生产时,开发了模具,而模具本身还没有得到充分验证----生产得越多,库存风险就越高。
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有些公司就推迟补单,比如研发人员规定,在第一批产品出来之前,不能开始生产第二批。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库存风险,但可能增加了断货风险和运营成本。
在新品导入阶段,短缺风险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补货不及时,上新促销期间顾客的订单接到了,但到时候没法供货,也因为这样,不得不延长促销期,造成营收损失。其二,补货不及时,不均匀,虽然整体需求跟供应匹配,库存没有均匀分布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产品转入正常销售后不久,就出现阶段性短缺,影响业务。
运营成本要么来自订单太多,要么来自订单太少。订单太多,意味着小而频繁地下单,会降低规模效应,增加供应链的单位运营成本。订单太少,意味着一旦下单,批量就相当大,规模效益是有了,却容易造成闲的时候闲死,忙的时候忙死----赶工加急,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新品的滚动计划呢,就是基于预测的准确度和供应链的执行能力,来平衡上述三者。
简单地说,新品导入后,越早预测和录入后续需求,短缺风险越小,但越早预测,准确度越低,库存风险越高;越晚录入后续需求,预测准确度越高,库存的风险越小,但是短缺的风险越大。我们要在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度上平衡。具体地说,就是在新品上市开始验证后,多长时间开始录入后续需求?
再比如说预测的调整频率和调整幅度,预测调整频率越高,预测调整幅度越小,供应链看到的订单会越频繁,但订单量会越小,规模效益也越小;预测调整越不频繁,一旦调整,调整的幅度就越大,供应链的规模效益会更大,但又面临产能安排不均匀的问题。每天更新预测,那意味着每天都可能给供应链下单,显然是太频繁了;那每月更新预测,一个月下一次单,一次下一个月的量,看上去却有点太不频繁。这里的折中点,也是新品计划滚动频率要考虑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