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信息换库存"在国内不大听到,在北美却时有耳闻。传闻最广,大概要数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话:"人家以为我们变大,是因为我们在小镇上建大店;实际上,我们变大,是因为我们拿信息换库存"(黑体由作者加)。
在上世纪80年代,沃尔玛就投入巨资,比如通过卫星系统,更好地传递库存、需求、订单等信息。信息对称了,计划就做得更到位,事情也做得更快,周转库存就少;信息对称了,不确定性就小,安全库存也就低。
信息化不够,看不见就管不着。有个百亿级的企业,各子公司的系统不同,看不到兄弟子公司的库存。于是货到地头死:一个子公司在过剩,另一个子公司却在买新库存。信息没法拉通,各子公司的需求没法有效整合,就只能各自为战,在颗粒度更小的地方计划、采购、储存。颗粒度越小,预测准确度越低,库存的风险也就越大,整体库存也越高。
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要么由信息来连接,要么由库存来连接。如果信息不通畅,就跟人体脉络不通会形成瘀滞一样,最后总是体现在一堆库存上。
这几年有个热词叫"供应链控制塔",一大卖点就是拉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流,从仓储到运输到制造,更快、更准确地评估供应链库存和产能,提高库存周转和产能利用,同样是拿信息换库存。比如你知道有在途库存,如果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来的话,你就可更好地计划,管理物料齐套率;如果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的话,那就得放更多的安全库存来应对。
说到底,计划是在跟信息打交道。信息化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信息对称了,有助于更好地做好计划工作,以及评估具体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让信息变对称有两个先决条件:
(1)大家愿意分享信息,比如业务端做活动,如果提前告知供应链具体的时间、地点,我们就可有针对性地一次性备货;如果销售与运营协调不通畅,这就成了不时之需,我们就得备更多的安全库存。这是个组织问题,要通过企业文化、绩效考核等组织措施来应对。
(2)大家能够分享信息,这更多是个信息系统问题,信息化是解决方案的关键构成。这也是为什么企业投入巨资,通过信息化来让信息更准确、更易得、更及时。这对计划的影响深远:信息系统如果有短板,就得由组织来弥补,那么多的计划员在手工打开BOM,跑MRP,跟进度,都是在做信息系统的活儿,自然就没有资源做好计划应该做的工作。
供应链相关的基本应用可分三类:ERP,这是信息化的内核,把企业内部各职能串联起来;CRM,即客户关系管理,这是跟客户端对接;SRM,即供应商关系管理,跟供应商对接。ERP、CRM和SRM一道,成为供应链的"信息高速公路",拉通了从客户到公司到供应商整个流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