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后,海尔尝试转型,外包投资回报低的生产制造,力图把资源投放到"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与营销。对于海尔的"去制造化",外界的质疑声不断。比如"核心技术专利优势、产品品质把控能力、品牌附加值等方面都不足的海尔,甚至中国本土家电企业来说,'去制造化'并不适合"(《海尔裁员背后:空心化严重 重要产品都被外包》,中金在线)。
这些质疑后面的逻辑是,因为你不擅长做某些事,所以你就不应该做那些事;你应该聚焦你擅长做的,擅长的就是你的核心竞争能力。
其实这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曲解:擅长的,或者做得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核心竞争力。比如你是个大型企业,一直以生产制造为生,生产制造当然是你最擅长的。但是由于人工成本飙升、人民币汇率坚挺,你的生产制造成本上升,在制造领域里不再有竞争力。这个时候,没有核心技术,研发不强;没有品牌优势,营销不强;没有成本优势,制造不强。满手都是一把破牌,你究竟该打哪张?
这张牌不是生产制造,因为你知道,企业规模这么大,生产的成本不可能做到最低。与其抱残守缺,就像一些大型日本企业一样,在曾经占据优势的生产制造上一条路走到天黑,不如寻求新的增长点,向研发和品牌进发。虽然说船大难掉头,但好处是这时候企业已经做大了,具备资源优势,总的来说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只要瞅准机会,投入资源,成功的可能还是挺高的。
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对于大公司来说,真正的竞争优势是不断否定自己,把资源投入到回报更高的领域,就如IBM在过去100年里所做的。而这投资回报更高的,往往不是公司当前最擅长做的:一个公司擅长于某些领域,一定是在该领域经营了一段时间;而经营了一段时间,回报高的领域,一定有很多竞争对手进入;竞争对手多了,回报自然就降下来了。
再说不擅长。二三十年前,我们擅长制造吗?不擅长。但我们有人工成本优势,最后做成了世界工厂。上世纪90年代,IBM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过渡时,擅长服务业吗?也不擅长,但IBM借助雄厚的资本、客户资源和管理能力,做成了服务业的翘楚。苹果做手机前擅长手机吗?小米做电商前擅长电商吗?三一做挖掘机前擅长挖掘机吗?都不擅长,但他们都有特定的资源,可以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新领域的优势,最终把这些不擅长做成了核心竞争力。
不要被自己曾经的擅长绑架。企业要发展,就得不断自我否定,脱离舒适区,进入自己看上去并不擅长的领域。万事开头难。企业做任何事,刚开始都不熟悉。这就如人总是给晋升到并不胜任的职位上一样。只有资源投入了,管理者的注意力聚焦了,才可能做好。盲目地坚持曾经"擅长"但已经没有竞争力的"优势",往往是被历史扣做人质,成为企业新生的大障碍。而只有放弃曾经的"擅长",才能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新的增长点上。要知道,企业大都死在擅长上。借用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一句话,就是"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