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是处理需求的话,可承诺逻辑(ATP)则是聚焦供应,串起供应链的那条线。在ERP系统里,这两个逻辑结伴而行,完成需求与供应的匹配;这里分开讲,主要是防止混淆两者的细节。
简单地讲,可承诺逻辑是针对具体的需求,由ERP通过计算,来承诺供应的数量和日期。比如客户订单来了,需求产生了,如果手头有库存,那么承诺就是现在就可发货;如果没有,那就需要造一个,要3周时间,因为其中一个零件没库存,需要2周来买该零件,生产线上再花1周来组装,3周后,我们的产品会准备好了,发送给客户。就这样,可承诺逻辑就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了。
这是简单、直观的可承诺逻辑。更复杂的呢,比如需求产生了,我们手头没有库存,但是已经有在途库存(要么是车间的在制库存,要么是供应商的在途订单,要么是从别的地方调拨的库存),可承诺逻辑会根据在途库存预计到达的日期,计算出最终的交期承诺。因为供应可能是分批到达,所以我们的最终承诺也可能是多次的,比如5月20日给客户10个,5月27日给8个,6月5日再供应最后的13个。
客服人员把上述日期承诺给客户,客户说,6月5日的那13个太迟了,能不能提到5月27日?客服就联系计划,计划联系采购,采购联系供应商,逐层倒逼,改善相应环节的交期,并在ERP系统里更新,然后再运行可承诺计算,算出新的承诺日期,报给客户。过了几天,客户来电话了,说实在抱歉,5月27日也赶不及了,能否都提到5月20日?于是,从客服到计划到采购到供应商,整个供应链上又是层层要约、层层承诺,每个环节的日期都更新到ERP中,再度运行可承诺逻辑,给出最终的承诺。
看得出,BOM里面那么多的料,采购、生产、配送那么多的环节,后面的计算量大得惊人,没有ERP信息系统的帮助,人工是不可能有效完成的。供应网络越复杂,工作量越大,信息系统就越不可替代。比如你是个手机制造商,在全球各个地区销售手机,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客户有需求,你的默认供货点是雅加达的仓库,但雅加达仓库没货,你是从新加坡,还是吉隆坡的仓库调货?假定是新加坡,如果新加坡仓库货不够怎么办?下一步是到深圳的总库,还是到印度的工厂?
这后面有很多因素要考虑,包括距离,运费,进出口,财务结算等。比如北美有个制造商,在中国有四个大仓库,但一旦一个仓库缺货,因为进出口方面的限制,却不能从其余的三个调货,就只能到日本、新加坡等地调货。这些都可以通盘考虑,设计进可承诺逻辑中(有些ERP需要二次开发),由ERP系统来自动生成调运单,驱动供应链来执行。
随着供应网络的全国、全球化,可承诺逻辑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由人来替代。
有个公司这几年快速发展,业务由原来的长三角扩展到珠三角、四川盆地和华北,仓库也从原来上海的一个变成深圳、成都、北京等七八个,供应商也从原来长三角为主,发展到全国各地。客户全国化,供应全国化,供应商全国化,整个复杂度大增,计划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匹配需求和供应。比如山东的客户要买副手套,是上海的仓库发过去,还是北京的仓库供应?是向华东的供应商,还是华南的供应商采购?一个产品、一个客户、两个仓库没什么,七八千个产品、千百个客户、十几个仓库就很难对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信息系统来帮忙。
在功能健全的ERP系统里,这些都是可承诺逻辑的一部分,可以在系统里设置。在这个公司,这些是由计划员人工确定。问他们的决策准则是什么?计划员们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显然,他们是凭经验。几百个客户,几千个常用料号,几十上百个供应商,谁的经验都没法全面覆盖这么复杂的情况,遑论新来的计划员,连公司的仓储和供应商网络都不熟悉,那就只有从试错中学习了,试错成本之高昂,就可想而知。
可承诺逻辑是ERP系统里最为复杂的逻辑之一(并不是难,是复杂),在主数据层面有很多维护工作。
比如一个新的客户添加到ERP里了,我们就得在可承诺逻辑里定义默认的发货点(仓库),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备份发货点等;一个新的仓储或生产设施产生了,我们也要定义它们与现有设施的支持关系,从一个设施到另一个设施需要多长时间等;一个新的料号产生了,我们要定义在哪些仓库采购,主要供应商、次要供应商是谁,采购提前期是多少等。这些都是主数据,一次性输入后,需要定期维护。
随着业务的全国化、全球化,企业的可承诺逻辑就更加重要,成为企业交付能力的基础构成。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的交付流程是固化在可承诺逻辑里。在2017年的新年致辞中,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说,(华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交付流程基本贯通"。而这交付流程的后面,就是基于可承诺逻辑,集成供应网络的各个节点,从供应商到工厂到仓库到分库,给客户可靠的承诺,而且兑现。
可承诺逻辑设计不优化,就注定要么牺牲成本,要么牺牲速度;主数据准确度低,订单层面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给客户的承诺就不够准确,自然就谈不上准时履约了。
要知道,客户抱怨我们的交付主要有两点,一是交期太长,二是交期不准,整个交付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就如一位市场经理抱怨自己的供应链:接单后,无法回复客户交期,交期确认周期长;计划不准,往往承诺客户的交期达不成;交付异常情况无法提前预知,往往是临近出货才被通知无法交货;订单下达后,到底生产到什么程度了一无所知;做为市场端,不清楚为什么没有达成计划。
客户对交付不满意,一是交期长,二是交期不准
交期太长,交期不准,这是两个相关但截然不同的问题:交期的长短是考验绝对的交付能力,比如生产、包装和配送的速度,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物理定律,比如你没法把一个螺丝钉一秒钟之内从中国Email到美国,最快的也是乘飞机,得10多个小时;交期稳定性考验的是可预见性,即基于你的供应能力,你做了承诺,兑现的概率有多大。比如你说30天内交付这颗螺丝钉,是否说到做到,姑且不论这30天的交期是否合理。
合理的可承诺逻辑,加上适当的执行力,是可预见性的重要保障。可承诺逻辑缺失,一方面你没法最佳地整合企业的能力,来交付客户的订单;另一方面你也没法给客户准确度高的承诺,并高度准确地兑现。
客户不满意,是不满意交期长,还是交期不稳定?两者都不满,但后者更甚。客户不喜欢交期长,但可以提前计划来应对;交期不稳定,说到做不到,这不确定性可是要害死人的----让人睡不着觉的,是那只还没掉下来的鞋子。而交期不稳定,除了执行不力外,很多时候是可承诺逻辑没有恰当地计算整个交期,从一开始就给客户不准确的承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