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2 归档
有读者问起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商业物流工程硕士学位。结合几位在该校读过或正在读该学位的朋友的意见,这里简单总结如下。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看到一篇小文章,说在一个案例中,模仿客户的销售员比不模仿的成功率高百分之十几。说是模仿,其实是说客户的语言。这样一方面容易沟通,另一方面缩短了双方的距离,销售成功率提高也就不稀奇了。
对供应链管理来说,不管处在供应链的哪个环节,每个职能都有客户(内部或外部)。能否说客户的语言,对部门和个人的成功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学会说客户的语言呢?
在一个绩效汇会议会上,一位总监说仓库的绩效不达标,目标为98%,现在只达到96%,而且最近三月呈下降趋势。这总监搬出一堆堆的PPT来,说这是今天早晨仓库经理才发来的改进计划,这是最近几个月已经执行完的改进措施。喋喋不休地讲了5分钟后,老总开口了:98%的啥是目标?总监诺诺,张口结舌。
精益生产上有一个概念,叫快速换模,也叫快速换产,由丰田汽车率先导入,旨在大幅降低生产模具的转换时间,很快从生产一种产品转换到生产另一种产品。对于非生产环境,同样有切换的问题。例如从一个任务切换到另一个任务、从一个项目切换到另一个项目等。人在办公室里,很多时间都花在切换过程中。例如刚到办公室,查邮件、看新闻、喝茶,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开完会,回到座位,又是一个类似的启动过程,一二十分钟就没了。刚深入一件事,突然电话铃响了,打断几分钟,重新启动又是成十分钟。白领的一天其实都被打成碎片,能否很快切换并进入状态,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行业,除了英特尔外,就大宗半导体芯片来说,欧美公司中很难找出第二个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来。这里说的不是技术优势,而是说市场总体竞争能力。例如IBM仍旧在很多芯片技术领域领先,甚至说是"执牛耳",例如以它为首的技术联盟谁也不能忽视,它在半导体方面的专利数已经在美国连续稳居第一19年,但谁在市场上见过IBM做的芯片?不要说IBM现在没晶圆厂了,它在美国东部有两个大厂,几年前还在半导体行业举足轻重。再说意法联合体(ST)。意大利和法国倾国之力,合建的ST在10年前可是数一数二,现在呢,除了一些独特的产品外,业界还有多少人把ST看作顶尖企业呢?美光(Micron)也不例外,现在勉强算进全球半导体销量前10,也看不出有什么前途。这些公司一度都是行业的佼佼者,为什么在亚洲半导体制造业崛起的情况下沦落到这一步?这里面有维德必危的因素。
有读者说,变化是永恒的,变则通。 但如何把持变革的度呢? 他所经历过的是,每年供应链部门都会推出一些新的流程,改变一些运作方式,推出些新规定,同时调整组织结构,使大家都跟不上节奏。结果并没有多大改观。同时,供应链变革要围绕哪些目标进行?SCOR模型标准吗?衡量供应链变革成功的标准(指标)有哪些? 这些问题的关键其实是改变什么,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先讲个我自己的故事。2009年,我跟一个首席采购官来国内,帮助一个一本土名企提高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这个首席采购官确实是干活出身,在美国的一家500强公司完成采购与供应链的转型,获得美国《采购》杂志评选的"采购金牌",退休后写了本供应链转型的书,是业界较少的懂理论、懂实践的专家。他在国内一个多星期,在几个会议上都提到一点,那就是采购和供应链的变革都得以业务部门的目标为目标。这其实解答了这位读者的问题。我当时不甚理解,后来慢慢想,想通了。
书名已定,《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
最近评论